高望重,说不定能说服张良。
我立刻派人去请这位隐士。几天后,隐士来到了军营。我恭敬地将他迎进营帐,向他说明了来意。
隐士捋着胡须,微笑着说:“项王,老衲与张良确实有过交集。他是个聪明人,只是一时被刘邦的知遇之恩蒙蔽了双眼。老衲愿意一试,去劝说他。”
我大喜过望,连忙抱拳致谢,“那就有劳先生了。若能说服张良归降,我定有重谢。”
隐士点点头,“项王放心,老衲自会尽力而为。不过,此事还需从长计议,不可操之过急。”
在隐士准备出发去见张良的前一晚,我躺在床上,心里既期待又紧张。期待着隐士能说服张良,紧张着万一再次失败该怎么办。
第二天,隐士带着我的诚意和书信出发了。我站在营门口,望着他远去的背影,默默祈祷着这次能够成功。
接下来的几天,我度日如年,每天都盼望着隐士的消息。终于,有士兵来报,隐士回来了。
我急忙迎上去,还未开口,就见隐士一脸无奈地摇了摇头。我的心瞬间沉入了谷底,“先生,难道还是没能说服张良?”
隐士叹了口气,“项王,我已将您的诚意和抱负传达给张良。他虽有所动容,但还是表示不能背叛刘邦。他说刘邦对他有恩,他不能忘恩负义。”
我绝望地闭上双眼,双拳紧握,“难道真的没有办法了吗?难道我注定得不到张良这样的人才?”
隐士拍了拍我的肩膀,“项王,莫要灰心。张良并非铁石心肠,只是他的情义太重。或许再给他一些时间,再让他看到您更多的闪光点,他会改变主意的。”
我深吸一口气,缓缓睁开双眼,“先生说得是。我不会放弃的。总有一天,我会让张良心甘情愿地为我所用。”
此时,营帐外狂风呼啸,吹得军旗猎猎作响。我望着远方,心中暗暗发誓,无论有多难,我都要战胜刘邦,改写这历史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