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双大明对比:朱元璋求我当女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09章 打倒孔家店 (2/3)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
    就比如说成语。

    一提到‘人尽可夫’这个成语,很多人以为是用来骂女人不守妇道、私生活混乱的。

    殊不知,‘人尽可夫’一开始是褒义词。

    一个成语背后是一个历史典故,人尽可夫也同样如此。

    故事来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有个叫雍纠的男子接到郑国国君郑厉公的命令,要他去杀自己的岳父祭仲。

    不巧,雍纠的妻子雍姬正好路过,在窗边听到了这个消息,惊得魂不附体。

    她回到自己的卧室,反复纠结。

    若是不把这件事告诉父亲,父亲一定会死在丈夫手中。

    反之,若是说了,父亲反杀过来,丈夫也活不了。

    一个是父亲,一个是丈夫,实在难以抉择。

    无奈之下,雍姬找来母亲,旁敲侧击问她:“父亲与丈夫,哪个更亲近、更重要?”

    母亲说:“人尽夫也,父一而已,胡可比也?”

    意思是,丈夫没了可以再找,只要是适龄男子,人人都可以做你的夫君,父亲却只有一个。

    雍姬一听有道理啊,丈夫没了可以再找,父亲没了就真的没了,于是火速将消息告诉父亲。

    祭仲听到女儿秘报,心里那叫一个气啊,他把女婿当成儿子看待,对他那么好,这白眼狼居然想杀他,真是可恨至极。

    愤怒之下,祭仲连夜派人弄死了雍纠,并将他悬尸示众。

    在家从父,出嫁从夫。

    丈夫和父亲对于这个时代的女子来说,都是身边最亲近的人,无论死了哪一个,都是极为痛苦的。

    但相较于丈夫,给了自己生命,将自己养育成人的父亲,始终都是最亲的,所以只能忍痛割爱。

    从这个故事就不难看出,‘人尽可夫’这四个字,并没有贬低女性的意思。

    相反,以这个时代‘忠孝’的道德观念来看,雍姬甚至可以评一个孝女楷模。

    简简单单的成语尚且如此,更别说其他了。

    孔子的论语,无疑是被曲解的重灾区。

    譬如‘以德报怨’这个话题。

    弟子问:“以德报怨,何如?”

    孔子答曰:“以德报怨,何以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他这话的意思是应该公平公正地对待仇怨,以恩德报答恩德。

    结果又被某些人曲解为‘以德报怨’应该无条件、无原则的宽容与忍让。

    同样的道理,儒家在发展过程中,也被人给恶意歪曲解读了。

    孔老夫子是好的。

    但流传千年的儒家,绝大部分都是禁锢思想的毒瘤。

    我们应该打倒代表儒学的‘孔家店’,救出孔老夫子,让世人从禁锢的思想中解脱出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