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士大夫又一次淹没在人民群众的汪洋大海中,被骂得狗血喷头,体无完肤。
原大明。
“永乐大典?嗯,不错,不错,老四这活儿干得漂亮!”
朱元璋看到天幕对朱棣命人编纂的《永乐大典》给出如此崇高的评价,也是与有荣焉、颇为自豪。
他虽说是个粗人,却知道治理国家离不开知识分子,否则也不会给朱标、朱允炆等儿孙安排最好的大儒当老师,教他们圣贤之道、治国之学。
《永乐大典》对于华夏文化传承有着深远的影响,他当然要给朱棣点赞。
朱棣难得被朱元璋夸一次,乐得差点就要上天了:“父皇,您过奖了,儿臣……”
得意的话还没说完,又听朱元璋语气一转:“这《永乐大典》好是好,就是名字不够大气,咱觉得改成《洪武大典》,让它提前二十年问世更好。”
朱棣瞬间傻眼,笑容当场僵住。
老家伙好鸡贼,居然利用天幕先知先觉抢他功绩。
不要脸!
真是太不要脸了!
朱棣心里一万个妈卖批!
朱元璋笑眯眯道:“文化传承,自然是越早越好,老四,你觉得如何呢?”
《永乐大典》这么好是吧?
拿来吧你!
朱棣露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父皇所言,当然是极好的。”
“既然你都觉得好,那事情就这么定了。”
朱元璋直接拍板定案,不给朱棣任何反悔的机会。
殿内群臣也是被朱元璋的无耻操作给震惊到了,却没法指责。
毕竟这事儿未来发生的事。
利用先知先觉占便宜,本就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
就比如你察觉到今年天气可能不是很好,提前囤粮食,既保证了一家子的口粮,又能趁机赚一笔钱,合情合理合法,就是缺德。
新大明。
朱绫隔着时空,看到另一个世界的朱元璋要编撰《洪武大典》,也是无语得嘴角直抽抽。
树不要皮,必死无疑。
人不要脸,天下无敌。
众人也是被皇帝的骚操作给惊掉下巴了。
见马皇后、朱标齐齐看过来,朱元璋臊得老脸一红,辩解道:“这是另一个世界的老朱干的,咱可没他……没他这般……那啥……”
“是吗?”朱绫笑容中充满了嘲讽。
朱元璋跳脚道:“当然是。”
朱棣面露担忧之色:“大侄女,另一个世界的糟老头子可以利用先知先觉抢我历史功绩……”
这还没说完,就被朱元璋嚷嚷打断:“什么叫抢?父子之间,这能叫抢吗?还叫咱糟老头子,胆儿肥了你。”
&n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