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双大明对比:朱元璋求我当女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40章 搞钱小能手(1) (2/3)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琉璃和玻璃,一字之差,天壤之别。

    如果沙僧打碎是琉璃盏,玉帝犯不着这么生气。

    而在红楼梦中,贾母八大丫鬟中,就有一个叫‘玻璃’的。

    很多看书的现代人搞不懂,玻璃这么廉价,怎么就取了这么一个名儿?

    刘姥姥第一次来贾府打秋风,与王熙凤见面时,正好贾蓉来找王熙凤借宝贝来接待贵客。

    贾蓉要借的宝贝是一架玻璃炕屏。

    王熙凤是王家的女儿,东海少了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王家负责内外朝贡,什么好东西没见过。

    可听到贾蓉要来借玻璃炕屏,王熙凤还是皱起了眉头,最后架不住贾蓉软磨硬泡还是借了,却一再叮嘱他,一定要拿好了,不能磕着碰着,否则仔细你的皮。

    足可见,玻璃制品有多么珍贵和稀罕。

    这个时代,玻璃制作工艺不成熟,合格率极低,加之玻璃本身易碎,运输特别麻烦,价格自然高得离谱。

    这时,天幕画面中传来一声惊叫:“主子,成了,我们成功了。”

    工坊内,众人一片欢呼。

    只见溶液逐渐冷却之后,形成了一块四四方方的透明晶体。

    这一幕,又看得众人瞪大了眼睛。

    “天呐,这东西居然是玻璃?”

    “太美了,太好看了。”

    “我活了这么多年,还是第一次看到这么干净的玻璃。”

    “这玻璃如此透明,真是太不可思议了。”

    也难怪众人如此惊讶。

    原来这个时代因生产工艺限制,制作出来的玻璃,虽说也是透明的,颜色却普遍偏绿、发灰、发黑。

    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制作玻璃的原料沙子,也就是石英砂存在了太多的杂质,才导致了现代博物馆里很多从古代墓葬出土的玻璃制品以绿玻璃居多。

    这种现代生产的无色透明玻璃,几乎不可能看到。

    制作出无色的玻璃,已经够不可思议的。

    更让人不敢相信的是,这块堪比无价之宝的玻璃四方块的制作原料,竟是随地可见的沙子。

    不值钱的沙子随便一烧,就变成了价值连城的玻璃,这等化腐朽为神奇的能力,也是没谁了。

    众人震惊一会儿后,转念一想,景德镇出产的瓷器,不也是用泥土烧成的。

    一个沙子,一个泥土,经过工匠巧手,变成了价值千金之物。

    这就是劳动人民非凡的智慧和无与伦比的创造力。

    成功烧出无色透明玻璃,且原料廉价,简单易得,众人立刻想到,这是一个商机,一个巨大的商机。

    这么好的东西,若是镶嵌到窗户上,大冬天关上窗户,也不用怕家里黑漆漆的。

    这哪里是玻璃,分明是一座开采不完的金矿。

    烧制工艺被朱绫一人掌控,意味着独家专供,意味着垄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