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双大明对比:朱元璋求我当女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30章 民心所向 (2/3)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p;甚至于家家户户都忙着给朱绫立长生祠,日夜参拜,供奉得比菩萨、财神还勤快。

    看到这里,弹幕又是一片沸腾。

    “泪目了,女帝对我们真的太好了。”

    “万家灯火,万家长生祠,女帝值得。”

    “人心都是肉长的,真正把老百姓放在心里的人,我们也将把她捧上天。”

    “看看,同样是朱家子孙,做人的差距怎么就那么大?”

    “可不是,秦王、代王、鲁王等,正经事不做,天天就知道祸害我们小老百姓,你们就不觉得惭愧吗?”

    “马皇后的仁慈宽厚给了太子朱标,朱标又给了女帝朱绫,一脉相承,才是真的好,哪像洪武皇帝,凶狠残暴都给几个儿子继承了,想想都恨得咬牙。”

    “说女帝阴险残暴的脸疼不疼?看看,这才是真正的仁君颠覆,什么汉文帝、宋仁宗,都弱爆了。”

    “……”

    原大明。

    洪武朝。

    朱元璋、朱标、朱樉、朱棣和文武大臣,都惊得目瞪口呆。

    立长生祠这事儿,之前也不是没有。

    在贪官污吏横行的黑暗年代,只要出现为民请命、不畏强权的清官,老百姓感动之下,都会给他立长生祠。

    不过规模都不是很大,一般仅限于这个清官所管辖的地带。

    像这样,万千百姓自发为一个皇帝立长生祠。

    纵观历朝历代,都是绝无仅有的。

    特别是文官,羡慕得不要不要的,同时又倍感无力。

    要知道,百姓立长生祠、送万民伞等事情,都是文官清流的专利。

    皇帝权威太大,难以与百姓产生亲近,根本不可能获得立长生祠这样的殊荣。

    朱绫不仅得到了,还是无数百姓自发地、心甘情愿为她供奉。

    皇帝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拉近了与老百姓之间的距离,那他们这些文官还怎么做文章?怎么作为中间商赚‘差价’?

    古代有很多皇帝名声不好,并非皇帝自己不当人,而是文官利用信息不对称往皇帝身上泼脏水。

    只有让皇帝脏了,只有让老百姓认为其他官员都黑心肠,自己的清流名声才能在对比中凸显出来。

    朱元璋感叹道:“民心即天意,如此得民心的皇帝,千古未有啊!”

    朱标亦叹道:“是啊,以女子之身君临天下,本身就存在极大的争议,有如此庞大的民心加持,任凭谁也动摇不了她的帝位,另一个世界的朱绫,真的太了不起了,倘若武则天在世,看到这样一幕,怕是要羡慕哭吧。”

    武则天正因为是女性,加之本身得位不正,乃是篡夺了李唐的江山,所以登基之后备受争议。

    为此,她才要重用酷吏,大开告密之门,弄得人心惶惶。

    朱绫不玩这些虚的,通过真心实意为百姓谋福祉,赢得广泛民心。

    谁要是敢动摇她的统治,老百姓头一个不同意。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