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双大明对比:朱元璋求我当女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11章 惊叹 (2/3)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了。”

    “朱绫这脑子也太变态了吧?”

    “大哥,咱老朱家祖上,是不是与诸葛孔明的后人连了姻亲,代代遗传,才把你女儿生得这般聪明?”

    当一个人的能力,逆天到令人恐惧的地步,即便是你的敌人,你的仇人,也会对你心生敬佩。

    此刻的朱绫,在藩王眼中,就是这样一个人。

    原大明。

    洪武朝。

    朱元璋啧啧惊叹:“这脑子,用一句‘女中诸葛’都不足以形容了。”

    他转头看了看角落里的朱允炆,亦忍不住叹息。

    同样是皇帝的孙辈,差距怎么能那么大呢。

    永乐朝。

    “唉,真是难为她了,能想出这么多令人拍案叫绝的政策,不知耗费了她多少心神与心血。”

    隔了一个世界,这个时空的朱棣英雄惜英雄,竟心疼起朱绫来。

    同样是洪武皇帝朱元璋的儿子,朱棣一开始的政治素养和政治能力,是远远及不上大哥朱标的。

    只因两人最初的身份定位不同。

    朱标是太子,是帝国的继承人。

    朱棣的身份定位是藩王。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藩王就该有藩王的样子。

    朱棣纵有野心,也不敢多想,也不敢伸手染指。

    他最终能够成长为比肩朱元璋的一代雄主,其政治智慧和政治手腕,都在朱标薨逝之后,经过一系列的变故,一步步磨练出来的。

    正因为有这样的历练,此刻坐在皇帝宝座上的朱棣,才知道朱绫这背后的艰辛。

    须知,一项伟大的政策,都是深入问题核心,了解透彻之后,才能够制定出来的。

    若没有立足于实际,政策吹嘘得再好,到头来不过是一座华丽的空中楼阁。

    无论是土地兼并,还是商人避税逃税,都是千古难解的症结。

    朱绫却能完全解决这两个问题,可见在辽东这十多年来,她是真正的深入基层,走进老百姓的生活之中,才将自己的智慧与实际完美结合,最终完成这两项破天荒的开创。

    有些事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特别是身处高位者,嘴上说爱民如子,怜老惜孤,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几个?

    想到这里,朱棣不禁感到汗颜。

    朱绫还没当皇帝,就为老百姓想了那么多。

    自己身在皇位,且作为男子,拥有比女子更多的自由和政治优势,却从未想过这些,想想都觉得惭愧。

    朱棣转头对大胖儿子朱高炽道:“太子,睁开眼睛好好看,这才是一个明君应有的样子,未来你登基,要是能做到朱绫的十分之一,朕就算是驾崩了,也能含笑九泉了。”

    “父皇,您放心吧,儿子一定好好学,绝不辜负您的期望。”

    朱高炽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