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成闲散宗室后,朱家人除了享受一点点皇家待遇,地位与平民百姓没什么不同。
从亲王到伯爵,一共传了五代,代代降等,这就是君子之泽五世而斩。
除了皇族宗亲,异姓功臣也有爵位。
由于王爵过于敏感,异姓功臣能封到国公,算是顶天了。
古有公侯伯子男,这五个爵位。
子爵和男爵,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消失。
但为了符合‘五世而斩’,又为了与国外的子爵和男爵区分,朱绫额外在伯爵后面加了镇国将军和辅国将军两个爵位。
异姓功臣的爵位也分五等:公爵,侯爵,伯爵,镇国将军、辅国将军。
五等爵位,一共传五代,每一代降一等,直到五代结束,六代彻底变成平民。
朱绫也深谙‘打一巴掌给个甜枣’的驯服之道,冷漠中又带了些许温情。
她在制度后面,又加了两条福利。
其一,爵位世袭递降并非不可逆,只要袭爵之人和他的后代儿孙努力上进,为国家建功立业,或者又重大发明建树,就可以升。
功绩越大,对国家贡献越多,升爵越高,最高可至亲王。
其二,爵位恩典耗尽,沦为闲散宗室的朱家子孙,在报考国家重要单位时,只要能力过关,凭着一点子血脉情,可优先录取。
未来的天下,毕竟是朱绫子孙的天下。
自家人的江山,给自家后人一点福利,倒也无可厚非。
当然,福利归福利,享受的前提是能力要过关,对国家和人民要有突出贡献。
国家不养无用之人,要是干啥啥不行,哪怕是皇族血脉,也得给朕滚一边去。
天幕外。
新大明。
也许是因为有朱绫大肆屠戮藩王作为铺垫,朱元璋看到这套制度改革,倒也不是很难接受。
“君子之泽?五世而斩?真就只有五代了。”
朱元璋喃喃自语,继而沉沉叹息一声:“也罢,儿孙自有儿孙福,能够富贵五代也够了!若是后面的子孙肯努力,爵位与富贵自然延绵不绝,若是不思进取,混吃等死,跌落阶级成平民,那也是他们该得的。”
说到这里,朱元璋似乎接受了这样的结局。
可转念一想,未来朱绫是把他的儿子差不多杀光,之后才提出制度改革的。
换句话说,这套制度是给她的子孙弄的,除了朱棣这一脉,其他都死绝了,连降等袭爵的资格都没有。
想到这里,朱元璋心头又是一梗。
朱棣看到未来朱绫做出那样的改革,眉头微微皱了皱,却也没说什么。
相较于王府被抄,满门问罪,落得凄惨而死的下场,他算是走了大运,哪还敢要求什么?
朱樉、朱桢、朱博、朱权等藩王们却又一次破防了。
这么好的制度,为毛不早点推出来?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