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双大明对比:朱元璋求我当女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3章 她在学父皇 (1/3)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钱放在手里容易贬值,换成资产才能源源不断产生新的财富,而在所有资产中,没有什么比土地更保值稳定的,且拥有大量土地后,商人的身份也可以转变成大地主。”

    “历朝历代土地兼并如此严重,也与商税太低密不可分。”

    听到这里,两个世界的朱元璋悚然一惊。

    此前王朝之所以灭亡,有一个相同的原因,就是土地兼并严重。

    农业社会,土地是根本。

    老百姓只有拥有土地,才能养活足够多的人口。

    反之,若是地被兼并走了,运气好的沦为佃农,运气差的只能活活饿死。

    随着时间推移,土地兼并愈演愈烈,难以控制,若是在赶上灾难,就会有大批人饿死。

    左右都是个死,那就豁出性命干上一票。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当年他不就是因为遭遇天灾,家中土地太少,没有收成,家人饿死一个又一个,才被逼走上了造反之路。

    在此之前,他有很多事情想不明白,现在全懂了。

    想当初,他也想着将商税弄得再高一些。

    可转念想到,王朝初立,百废待兴,天下货物流转离不开商人。

    要是将商税弄得太高,势必会打击商人的积极性,继而影响民生的恢复,这才将商税定为三十税一。

    这一刻听到天幕内朱绫分析,才后知后觉发现自己做了多大的蠢事。

    过低的商税,只会加快商人聚敛财富的进度。

    财富聚敛越多,土地兼并越严重,老百姓生活越困苦。

    由商人完成大地主身份转变的这群人,为了减少财富流失,定会钻制度漏洞,将土地挂在士绅名下,进一步逃过国家赋税的征收。

    这一环套一环,商人、士绅、贵族、官员,全都一毛不拔。

    而那些被压迫、被剥削、被迫害的底层百姓,却要承受沉重的赋税。

    等到超出底层百姓承受的极限,便会揭竿而起,出现第二个农民起义推翻前朝暴政的‘老朱’。

    朱元璋真是越想越后怕。

    天幕中。

    朱绫打开话匣子,吐槽不断:“宗室、土地兼并、商税,这是大明的三大弊政,除此之外,宝钞滥发、废除丞相、八股取士,户籍限制、有史以来最低的官员俸禄等等,都会产生一系列的政治、社会问题,这一桩桩、一件件的,我都懒得细说了。”

    卢芳笑道:“说句公道话,这些问题,之前的朝代也都存在,也不能全怪洪武皇帝。”

    朱绫冷笑:“《阿房宫赋》是怎么说的?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他非但没有吸取之前王朝灭亡的教训,反而自创了很多糟粕,甚至开历史倒车逼本王的母亲殉葬,他就是个食古不化的老东西,茅坑里又臭又硬的大石头……(此处省略三万字)”

    虽说朱元璋驱逐鞑虏,恢复汉家王朝,重视农业,大力反贪,重视农桑,功绩彪炳史册,加之是纯底层白手起家,就算够不上千古一帝,也稳入帝王前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