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双大明对比:朱元璋求我当女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9章 黑土地 (1/3)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顿了顿,马皇后自豪道:“未来绫儿能开发出这样的宝地,让粮食出现如此惊人的亩产,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不知能救活多少人呢。”

    朱元璋心潮澎湃,目光看向朱绫,头一次觉得自家这个孙女如此顺眼。

    这丫头,虽然离经叛道,牙尖嘴利,处处给他添堵。

    如今看到她在未来让粮食如此高产,不由好感大增。

    不愧是我老朱家的孙女,能力就是不一般。

    看看她种出来的粮食,真是太好了。

    要是大明百姓,人人都能像她这样,种地亩产八九百斤,他何愁盛世不来?

    天幕中。

    朱绫火速让人将割下来的稻子打出来,称重、记录、入账。

    很快,稻子就被打了出来。

    一颗颗裹着稻壳的稻子,纷纷扬扬落下,宛如下了一场金雨一般,看得两个世界的百姓目眩神驰。

    这种出来的稻子,不仅产量高,质量还好。

    这一颗颗的,又饱满又完整,就跟碎金子似的,怎么看怎么招人喜欢。

    老农民种了一辈子粮食,不仅是第一次看到亩产这么高的,也是第一次看到这么好的稻米。

    就是不知道去了壳,做成米饭,味道不知道怎么样。

    正想着,负责称重的数据也出来了。

    “殿下,这一亩八百八十三斤。”

    “殿下,这一亩九百一十二斤。”

    “殿下,这一亩九百二十五斤。”

    “殿下,这一亩破纪录了,一千零四斤。”

    “……”

    一串串亩产数据出来,两个世界的人张大了嘴巴。

    尽管知道亩产很离谱,可当数据真正出来时,还是深深被震惊到了。

    如此惊人的产量,做梦都不敢相信。

    尤其是当年跟随朱元璋打天下的这群老兄弟,当年也是家乡遭灾,不少亲人活活饿死。

    他们太清楚,高产粮的意义有多大。

    一亩土地,能够增产几十上百斤,就已经很了不得了。

    这一连好几倍的增产,轻轻松松就能缔造盛世。

    如果能大规模推广开来,将是前所未有的盛世。

    大诗人杜甫描写开元盛世:“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在这个物资匮乏的时代,老百姓不饿肚子,能够安居乐业,这就是盛世。

    众人震惊过后,更大的疑问随之而来。

    如此逆天的亩产,是因为粮种好,还是土地好,亦或者两样都占。

    两个世界的人,无论是皇帝,还是百姓,都迫切想知道,这样的亩产是怎么搞出来的?

&nb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