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等礼部侍郎把话说完,衍和帝就冷冷的打断了他:“朕昨晚做了一首诗词,现在拿出来让众位爱卿欣赏欣赏。”
衍和帝什么水平,文官们都很清楚。
那就不是写诗词歌赋的料。
礼部侍郎却吹捧道:“万岁爷文武双全,才情冠绝古今,所作诗词必定是传世佳作,我等翘首以盼,能聆听圣作,实乃荣幸之至。”
几名言官闻言露出不屑神色,静等衍和帝把诗词朗诵出来,再进行批判。
衍和帝高座龙椅上,将文武百官们的表情尽收眼底。
“你们可听好了,朕做得诗名为悯农。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盛世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礼部侍郎惊愕抬头瞥了一眼衍和帝:“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别多呀!
这还是我认识的那个衍和帝吗?
他嘛的,夸早了!
应该夸的再狠些!”
正当礼部侍郎要继续拍马屁的时候,一名言官却勇敢的站了出来,当众质疑道:“皇上,你从哪里抄来的这首诗词?”
一听这话,衍和帝顿时心生不快:“你在质疑朕的水平吗?”
那言官刚正不阿道:“万岁爷什么水平,我们又不是不知道。
再者万岁爷又没种过地,怎么可能写出这么有意境的诗词来。”
衍和帝一直很讨厌这些言官,经常没事儿找事儿,以气他为乐。
不过今天反倒看这些言官顺眼了些。
因为他们的确说了大实话。
礼部侍郎反驳道:“王大人此言差矣,吾皇万岁天资聪颖,触类旁通,种地这么简单的事情自然知道其深意。”
衍和帝听不下去了:“行啦孔大人,诗词歌赋这块儿朕还是有些自知之明的。
不知你们可曾听说了声名鹊起的小歌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