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盘根错节,和地方豪强结合繁衍至今,早就已经不堪大用了。
苏泽看到赵贞吉无言反驳,于是又说道:
“当年戚总兵在东南抗倭,军饷由浙直总督衙门直拨,经谭子理监察,分毫不敢克扣!”
“今若留王总督掌宣大,再用戚继光领南兵独立成军,则可形成制衡——戚部不受宣大旧体系掣肘,其战法、军纪、财务皆由中枢直管,方能避免重演仇鸾贪腐误国之灾!”
在场懂得军务的大臣,此时都连连点头,赞同苏泽的发言。
赵贞吉被苏泽反驳,他却没有恼怒,而是语气反常温和的对苏泽问道:
“苏子霖刚刚所言军制,可否再详细说一说?”
苏泽看着反常的赵贞吉,不知道他到底打的什么主意,但还是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其实这些都是有成制的,都是当年胡总督在东南抗倭用过的,苏某不过是拾人牙慧罢了。”
苏泽当众说起胡宗宪,众人的表情微微一变。
这当然是苏泽故意的,等会议结束后,会议纪要要送给皇帝看,苏泽也是为了给胡宗宪翻案做伏笔。
不过这时候还是要先说服阁部重臣推行新制。
苏泽继续说道:
“南兵军饷由户部直拨至戚部军中,经兵科给事中与都察院共监。每卒月饷造册画押,钱帛当面点验,斩将夺旗之赏即日兑现。”
“当年在东南抗倭的时候,戚继光就发现,士兵为了争夺斩首之功,反而会争功而延误战机,甚至因为争功反过来被敌军击败。所以不计斩功,而是以旗为单位评定战果,功劳要由王总督核准上报,赏银也要发到士卒手里。”
“设平戎专账于户部,每笔开支登载《乐府新报》昭示天下,对陷阵斩敌的军士也登报表彰,伤残阵亡者的抚恤恩免,也都要在刊告。”
张居正又问道:
“此法可以推广到九边吗?”
苏泽摇头说道:
“九边积弊已深,推行此法阻力太大,而且朝廷也养不起。”
在场的阁部重臣也随之叹息。
九边军制的弊端,在场的重臣都知道。但是九边铁板一块,就算是换几个总督,结果也都是一样。
遇到王崇古这种人品好点的,在九边还能维持局势,要是遇到仇鸾这种贵物,朝廷是又花钱又挨打。
高拱站出来,一锤定音的说道:
“子霖,你将刚刚所说的,都记在纪要上,等陛下御览后再行定夺。”
众大臣纷纷点头,就是刚才反对的赵贞吉也沉默,苏泽就知道自己举荐戚继光的事情成了。
几个重要的人事任命讨论完毕,接下来就是具体的执行层面了。
不得不说,隆庆朝的阁部重臣质量真的高。
兵部尚书霍冀十分的专业,调兵沿途囤驻的卫所,拨付钱粮方案,他都提出了相当详尽可行的计划。
张居正又补充了几个军粮运输筹措的方案,节省了一些开支。
&n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