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仰庇立刻问道:“苏泽上疏说什么了?”
这个御史摊手说道:
“苏泽的奏疏才送到内阁,我在通政司有熟人,是他提前告诉我的。”
原来是才从通政司送到内阁啊。
詹仰庇盘算了一下,就算是皇帝留中,最迟两天也能在六科廊见到苏泽的奏疏抄本了。
詹仰庇想了想说道:“那苏泽素来喜欢标新立异,拖到今日才上疏,定是反对我的迁界禁变之策!大家现在就起草奏疏,弹劾他!”
很显然詹仰庇是不准备再等了。
把汉那吉兵围大同,但是他又不是俺答汗本人,只是俺答内部的一个中等部落,他不可能长期围困大同的。
一旦把汉那吉撤兵,边关的局势稍缓,那朝堂的注意力就会从这件事上移开。
那个时候再推动迁界禁边,事情就不这么好办了。
在场的御史们,也纷纷地响应詹仰庇,不过真正写奏疏弹劾苏泽的,却要比响应的人少。
苏泽在六科的战斗力已经满朝皆知,都察院的御史们虽然嘴上喊打喊杀,但这一次也不敢贸然行动,更多的人还是选择等看到苏泽的奏疏再说。
-----------------
内阁中。
高拱揉了揉眼睛,看向空荡荡的首辅宝座。
李春芳乞病休了。
老狐狸!
首辅李春芳不在,次辅高拱主持内阁,高拱得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权力。
但是这个时候主持内阁,是接了一个烫手山芋。
高拱是赞同俺答封贡,通过贸易安抚俺答部的。
嘉靖朝的东南抗倭战争,加上嘉靖末期发生宫灾,紫禁城内的宫殿被烧毁,为了重修宫殿又要花钱,几乎掏空朝廷的国库。
如今东南倭乱平息,北方边患又闹起来,国库更紧张了。
如果能给俺答封贡,解决北方的边境问题,那就能节省下大量的银钱,用来推动高拱准备进行的内部改革了。
可偏偏群臣反对声浪这么大,甚至连迁界禁边这种政策都提出来了,高拱又不敢支持封贡了。
时机还不成熟啊。
高拱长叹一声,又看向下手的张居正。
执掌户部的张居正,肯定更头更边患问题,张居正应该是也是支持封贡的。
高拱再看赵贞吉,当家才知道柴米贵,当年主张对俺答强硬的赵贞吉,也只是上书请求整饬边关军务,他的态度其实也很明显了。
难得内阁能在一件事上达成一致,却被外朝言官给毁了!
至于首辅李春芳?他一般没意见。
就在这个时候,通政司的官员送来了苏泽的题本。
“苏子霖终于舍得上疏了?他这个苏一疏,还当真是一月一疏。”
&nbs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