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一贯击掌说道:
“对啊,无论外朝议论如何,最终还是要内阁来牵头,内阁的意见才是最重要的。”
沈一贯又皱眉说道:
“可这一次,内阁四位辅臣都保持沉默,没有表态。”
苏泽笑着说道:
“没有表态就是时机未到。”
沈一贯看着苏泽说道:
“时机未到?边关军情如此紧急,还时机未到?”
苏泽笑而不语。
看到苏泽又卖关子,沈一贯没好气的说道:
“子霖兄,这一次俺答入寇,翰林院内只有你没有上疏,如今外面可都在议论,苏一疏怎么这次没上疏?”
“苏一疏?外面都是这么叫我的吗?”
沈一贯点头说道:
“是啊,每月一封上疏,都能石破天惊,外面都说子霖兄是‘每月一疏惊天地’,外号苏一疏。”
这下子就连一贯严肃的罗万化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苏泽也笑着说道:
“既然是每月一疏,那不是这个月还没过吗?本月苏某已经上过疏了,要等下个月咯!”
“你!哈哈哈!”
沈一贯也笑了起来。
等到笑完,沈一贯还是好心说道:
“子霖兄,我知道你最近是忙于报馆的事情,所以才没空上疏,但是边关事务是国家大政,就算是上疏附和几句也是好的,若是被扣上‘疏于军务’的帽子,日后就会成为你入阁的阻碍。”
苏泽感激的点头,沈一贯说的自然是没错的。
沈一贯看到苏泽还是不上心,又说道:
“入阁的大臣可以不懂兵法,但是不通军务是不可能入阁的。”
苏泽看向沈一贯,怎么你也是头顶尖尖的?
不过再一想,沈一贯说的好像没问题。
内阁大臣不需要能带兵打仗,但是要懂得军机战略,否则怎么处理国家的大事。
大明和大宋不一样,大宋有枢密院负责军务,大明内阁是军政一把抓的。
见到好友为自己担心,苏泽还是感激的说道:
“肩吾兄,受教了,苏某下个月会上疏的。”
沈一贯想到下个月也就几天了,这才放过了唠叨。
就在这个时候,门外传来了梆子声,这是到了茶歇的时候了。
衙门都有茶歇的时候,史馆这样清贵的部门,在待遇上还是相当好的。
茶歇的茶水都是皇帝御赐的贡茶,而国史馆又在紫禁城内,所以连茶歇的点心都是御膳房做的。
苏泽三人走出公房,茶歇的时候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