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014章 《条陈国史三事疏》 (2/3)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bsp;  -----------------

    次日,陆树德浑浑噩噩的来到了六科廊,昨日聚会的同僚凑上来,对着陆树德说道:

    “陆兄,你的奏疏写好了吗?”

    陆树德这才想起来,昨日约着要一起弹劾苏泽的,他连忙拿起桌上的空白题本说道:

    “我兄长辞官离京,昨日我帮着他打点行李的,这就写,这就写。”

    科道官在大明的官僚体系内,地位也是十分特殊的。

    秉承了太祖“以小制大”的思想,科道官员虽然官职不高,但是地位很高,有着纠劾百官的巨大权力。

    这一点也体现在六科的办公地点上,六科的公房是一条长廊形的房子,俗称“六科廊”,和内阁翰林院一样,六科廊也是在皇宫内的。

    所以六科给事中能有机会见到内阁重臣乃至于皇帝,也能第一时间知道皇帝和内阁的情报。

    就在这个时候,一名科道官员冲进了六科廊,对着众人说道:

    “不好了!苏泽上第三疏了!”

    听到苏泽的名字,陆树德都觉得心脏一窒,他这些日子对这个名字咬牙切齿。

    但是很快的,陆树德又对苏泽的第三疏好奇起来。

    今年刚中的进士,苏泽总共上了两疏,这两疏都名震天下!

    要知道很多的言官,这辈子都没能写出一篇能影响朝堂的奏疏。

    上一个“一疏而天下知”的,还是在先帝朝上《治安疏》的海瑞呢。

    这名科道官员拿着拖本,在六科廊读了起来。

    《条陈国史三事疏》?

    这是有关修史的奏疏?

    这样的奏疏,又能有什么波澜?

    陆树德不明白,他不是治史的专家,其实国史这种事情,和普通官员没啥关系。

    但是听了同僚读的苏泽奏疏,陆树德的脑袋嗡了一下。

    他怎么敢!

    原来,苏泽这第三封奏疏,刚送到了内阁,就引起了剧烈的震荡!

    内阁首辅徐阶看到这份奏疏,差点直接气到晕倒,而张居正看完了奏疏,也是脸色发白。

    陈以勤更是双手颤抖,心中开始咒骂苏泽十八代祖宗。

    只有高拱佯装震惊,却藏不住嘴角的笑容,然后命人立刻送到宫中,请皇帝圣裁。

    见到苏泽的奏疏,隆庆皇帝也很头疼,于是他按照高拱的票拟意见,将苏泽的奏疏发往各部衙门,让群臣公议。

    苏泽在《条陈国史三事疏》中,主要就讲了三个问题。

    第一个,要修国史,建文帝的问题怎么定性,要不要列本纪?

    第二个,景泰帝的问题怎么定性,要不要列本纪?

    最后一个,才是如今群臣攻击的问题,嘉靖亲爹睿宗皇帝的问题怎么定性,要不要列本纪。

 &nb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