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心中是不是已经有了诗文全篇?
你写出来,你写出来啊!”
因见陈叙未回应,他又慌忙说:“对,对,要纸笔。纸笔啊,我有,我有的。”
说话间他伸手在胸前衣襟内一顿寻摸,不曾寻到什么,又连忙伸手去掏自己的袖口。
还是不曾寻到什么,他顿时便好似是被雷劈般浑身一颤。
然后他就哭了起来:“生时不带一缕,死时不着一文。
我是英灵,非是鬼魂,死后竟什么也没有。
我竟什么也没有啊……”
不名一文不是苦,苦的却是此时此刻留不下那一句诗文全篇。
如此万分苦恨之际,冯县令的声音小心翼翼响起:“前辈、我……我,晚生后进随身带了纸笔。”
“你有纸笔?”只听一声爆喝,“你有纸笔你为何不早说?你快些拿出来!”
冯原柏哪里敢耽误?
慌忙从袖袋里取出自己的印章,两指一引,印章中便掉出了笔墨纸砚。
大儒英灵挥袖一拂,卷起纸笔塞给陈叙,然后他自己一撂衣摆,就转身走到陈叙面前,将背对着他。
这位三百年前的大儒朗声说:“陈小友,此间虽有纸笔,却无桌案,但无妨。
你我可效仿古人,石壁为案,亦能写诗。”
陈叙不由目瞪口呆,什么石壁为案?您这是背做书案啊。
只听闻古人条件艰苦时驴背写诗,亦是落拓潇洒。
可如今他这以大儒之背当做桌案来写诗,又该称作什么?
陈叙有种自己似乎正在创造典故的奇异感觉,但他也没有拒绝大儒英灵。
有什么不敢的?他敢!
宣纸覆在了英灵背上,陈叙朗声一笑,道了声:“前辈,得罪了。”
三百年前,大黎南疆曾发生一场记录模糊的战乱。
陈叙不知此战具体因由,但读史时看过简单几句:
“沧江王因赋税事,兴兵反天,天子遣万乘驱之。王事败,车裂而亡。”
陈叙提笔,蘸墨。
笔走龙蛇,气凝千钧。
字句落下时,前方的大儒英灵竟生感应,已是高声吟诵:
“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传闻一战百神愁,两岸强兵过未休。
谁道沧江总无事,近来长共血争流。”
诵罢了,泪流满面。
一道青烟自他后背腾空而起,一飞冲天。
不似虚幻之烟雾,竟好似是青蛟腾空,直上幽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