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去。
这样,江文英便给儿子准备了双份的烙饼。
五点半,吴尚荣就起来吃了饭,把烙饼袋子放在背架上系好,坐在家里等兰子姐……
牛池镇吴家寨是一个非常特别的村子。他夹在两条深沟的中间,南北狭长,上下有七八里距离。东西比较窄,只有一到四里宽。
村子的南端是悬崖,北端是一笔断裂的岩石。
因此要进出吴家村寨,必须经过东西两面的两座木板桥。
西面的板桥叫西板桥,连通镇上。
东面的板桥是东板桥,通向深山老林。
吴家寨村共有三个生产队。最上面是一队,吴尚荣家所在的是二生产队,江沁兰家在南边的三生产队。
两座板桥都在二生产队的地盘上,要进出吴家寨,都必须经过二生产队的地盘。
吴尚荣在家里坐了十来分钟,江沁兰就到了。
江沁兰用手轻轻地推开他家大门,向吴尚荣招了招手。
吴尚荣背上准备好的物件,把胶鞋换成了草鞋,就跟着兰子姐出发了。
此时,天还没有大亮。吴向荣家在村子的西边,离西板桥最近,离东板桥远。
要经过东板桥去深山老林,就要横穿整个村子。
出了东板桥,清一色的上坡路。二人背着背架,微微弯着腰,不停地向山上爬去。
从小就在山路上走惯了的,二人不停地走着,还不时说些笑话。
一阵阵欢声笑语传向远方,二人丝毫没有劳累的感觉。
如果这条路永远没有尽头,吴尚荣愿永远陪着兰子姐这样走下去。
走着,走着,吴尚荣陷入了睱想中:二人同时进入小学和初中,在一张凳子上同坐了七年。
对方的一颦一笑,喜怒哀乐,彼此都非常清楚。
两个人都是班上的优生。兰子姐是班长,他是学习委员。
所以,两个人都非常讨老师的喜欢,老师们称二人是班上的金童玉女。
江沁兰比吴尚荣大了将近两岁,从小无论是个头还是力气,都比吴尚荣大。
上学的路上大人不在时,总是兰子姐照顾他。
过沟上坎是兰子姐牵着他,背不起书包了,是兰子姐拿过来背在自己身上。
特别是下了雨,没带雨伞时,更是兰子姐脱了外套罩在他的头上,而兰子姐自己经常淋了个透心凉。
难怪嫂子们总是打趣他:“尚云兄弟,你怎么没得点男子汉的气魄?总是要女朋友照顾。”
过去,无论大人孩子见他俩在一起,总是拿他俩订娃娃亲的事说笑。
他俩好像也习以为常,上学和放学还是天天在一起,形影不离,从来没有感觉到难为情。
但自从初中毕业后,这一个多月,两人就很少在一起了。
因为回到家里,各人忙各人家的家务事去了。何况吴尚荣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