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民国北平漂流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九章过春节 (1/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陆嘉衍下了火车,直奔工地,一到地方心情就极为愉快。看样子房子造好了。

    这是一座三进四合院,推开朱漆大门,迎面就是影壁,万字纹砖雕边框内镶嵌着“福“字透雕,四周蝙蝠祥云浮雕,寓意“五福临门“。

    左转穿过月亮门,圆形门洞上覆黛瓦,爬满凌霄花的白墙将第一进院落的抄手游廊衬得格外雅致。

    跨过垂花门,第二进院落也颇为精妙。门楣上“富贵吉祥“的贴金匾额下,四根垂莲柱头都有雕刻,彩绘雀替在阳光下流转着靛蓝朱红。

    正房五间带耳房,万字锦纹的支摘窗棂间透出屋内景象。院中青石甬道两侧对称栽着石榴树,廊下的鱼缸里几尾锦鲤添了一丝生气。

    转入后院,幽静中更显匠心。正房前出三间,屋脊蹲兽排列如仪,筒瓦当上的“寿“字纹在暮色中泛着微光。东西厢房窗下砌着万字不到头纹样的花墙,东南角翠竹掩映着半月形井台,辘轳架上缠绕着忍冬纹铜饰。

    陆嘉衍环视着这座精心打造的四合院,眼中流露出满意的神色。雕梁画栋间,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匠人的巧思,青砖黛瓦在暮色中泛着温润的光泽。这样精致的院落,定能在京城卖个好价钱。

    “东家,咱们做的就是口碑,用料您尽管放心,都是实打实的。”谢老板搓着手,小心翼翼地打量着陆嘉衍的神色,“您看还满意吗?要是没问题,这尾款......”

    陆嘉衍微微一笑,从袖中抽出一张宝丰号的银票:“成,我很满意。这是一千两银票,咱们算是打了第一回交道。”

    他顿了顿,目光转向院外隐约可见的地基,“谢老板,我有个疑问,这西洋小楼,您为何不接?”

    谢老板连忙作了个揖,苦笑道:“东家,隔行如隔山啊。能揽在手里的生意,谁愿意往外推?若是造三层的中式酒楼,您交给我一点问题没有。可您这是西洋小楼......”

    他指着图纸上的式样说道,“外面的样式我能做,可里面的结构还得您拿定主意。中式我闭着眼都能做,可西式的我拿不准。您这图纸还是不够详细,等您拿定了主意再来找我,一准给您弄好。”

    陆嘉衍这才恍然大悟,自己确实有些想当然了。看来得找个懂行的人来规划室内结构。他诚恳地问道:“谢老板,您在津门这一行里德高望重,不知可否为我推荐一位合适的人选?”

    谢老板摇摇头:“您还得去京城找。咱们这儿确实有一位懂西洋建筑的,可他那套做法实在费事又费钱。”他压低声音,“您是不知道,他连澡堂子、茅厕都要建在屋子里。这刨坑、引水的工程可大了去了。修一栋楼,费用高得吓人。”

    陆嘉衍眼睛一亮,急切道:“正是要这样的人!能不能安排我见一见?”

    谢老板一愣:“您......没听明白我说的?”见陆嘉衍一脸认真,他只好说:“那我把人给您领来,您自个儿问问。”

    当晚,谢老板就把人带到了老毛子餐馆。三人落座后,侍者端上了六银毫一位的套餐:黄油面包、煎鱼、甜菜汤和炖牛肉。陆嘉衍与那人一谈,便知此人确实精通西洋建筑,其理念与后世房屋设计极为接近。只是造价确实不菲,谢老板掐指一算:

    “我说吧,这一栋楼得七八千大洋,能造三个院子了。不过有个好处,您再花几百大洋,两栋四合院的用水问题也一并解决了。”

    陆嘉衍略一沉吟,当即拍板:“就这么办!要修就修最好的。“了”他目光坚定,四九城里不缺有钱人。日后若有人避难来此,哪个会缺这几个钱?

    敲定了一切事宜,陆嘉衍让谢老板先给工人们放假过年,图纸可以先画着,等过了年再回来赶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