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长梦绕长安:千年轮回魔咒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十八章 敦煌血帛(一) (1/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血色优昙在李逸尘脚下接连绽放,每一片花瓣都映着鱼玄机不同年岁的面容。当他踩碎第九朵花时,怀中的婴孩突然伸出青紫小手,指尖蘸着雪地里的金血,在他掌心写下突厥文「阿史那」——那是他前世作为突厥巫祝时的姓氏,亦是李唐宗谱里被朱砂抹去的禁忌。

    “你也想起来了?“李逸尘轻触婴孩眉心的火纹,三百年前玉真观地宫的场景突然涌入脑海:鱼玄机偷换命灯时被铁链洞穿琵琶骨,血滴在青铜鼎上烙出「以魂饲虎」的梵文。她染血的唇贴近他耳畔:“记住,你的胡旋舞曾救过武德九年的...“

    “哇——“婴孩的啼哭裹挟着草原萨满的咒力,声波震碎三丈外的崖壁。李逸尘望向显露的莫高窟,瞳孔剧烈收缩——九层塔的飞檐倒插进流沙,千佛洞的菩萨像皆以背示人,手持的莲花盏里盛的不是甘露,而是凝结成琥珀状的突厥巫祭之眼。

    腕间红线骤然收紧,李逸尘踉跄着单膝跪地。沙粒灌入衣领的刺痛感,与当年李渊赐他汉名时的训诫重叠:“从今日起,你只是李逸尘。“那时老皇帝用辰影剑削去他腕间狼图腾,却在伤口埋入三清山的噬魂钉。

    怀中的鱼玄机漂浮而起,襁褓在佛光中化作鹅黄襦裙,发间银铃却发出招魂幡的呜咽。她伸出半透明的手指,蘸着李逸尘腕间血珠,在空中画出两人在译经阁初遇时的场景:十七岁的李逸尘为镇压魔气吞服金丹,而道姑打扮的鱼玄机正偷换他药汤里的曼陀罗。那些从她袖口跌落的波斯银币,此刻正卡在塔门缝隙里泛着冷光。

    “揭谛...波罗僧揭谛...“她吟诵《心经》的嗓音带着三重回响,莫高窟崖壁应声剥落,露出武周金简熔铸的塔基。那些本该镌刻佛经的简片,分明是李渊调兵用的虎符!李逸尘的颈椎在佛光中发出龟裂声,被迫仰视玄奘金身倒转的面容——高僧的眉心轮处,赫然镶着叶法善的七星铜钱。

    他踏进第一层塔门时,琉璃地砖突然浮现出长安城的血脉图。那些游走的金线在足底灼烧,逼他看清自己前世——天策府谋士李尘——将匕首刺入李建成咽喉的场景。濒死的太子攥着半枚染血玉佩冷笑:“世民以为弑兄就能断轮回?且看这玄武煞气孕出的...“话未说完,玉佩被李渊亲手塞进李建成胸腔,老皇帝的声音从历史罅隙里渗出:“吾儿建成,且为李唐永镇四方。“

    “别看!“鱼玄机突然捂住他双眼,衰老的手掌布满尸斑。李逸尘惊觉怀中少女已化作耄耋老妪,唯有眉心竖瞳泛着西帝独有的青光。她嘶哑着吐出突厥语:“阿史那,你答应过要带我回金山祭祖。“这句话刺破记忆封印——安史之乱前夕,他们确实混入粟特商队西行,驼铃上刻的「李」字被他一剑削去。彼时鱼玄机捡起残片叹息:“胡汉血仇,岂是更名可解?“

    塔顶传来齿轮转动的轰鸣,玄奘金身的脖颈在刺耳摩擦声中扭转。当佛像完全面朝下时,手中的贝叶经簌簌脱落,露出背面刻着的《推背图》谶言:「玄武泣血 麒麟吞月」。经卷坠地溅起的尘埃里,浮现出叶法善炼丹的场景:老道将武周金简投入炉火,对跪着的少年李逸尘叹道:“此简熔着建成太子的心头血,你要以麒麟身饲之,方得佛道同炉之...“

    “方得什么?!“辰影剑在梵唱中自行弯曲,剑尖蘸着李逸尘狂跳的颈动脉血刺入幻象七寸。被斩落的却是鱼玄机一截枯发,白发落地即燃,火焰中显出一段被抹去的历史:武德九年的玄武门前,李建成爬行着在砖缝刻下血咒,直到被李世民补上最后一剑时,手中仍紧攥着从李渊腰间扯下的半枚兵符。那些咒文渗入地脉,百年后滋养出西帝的魔魂。

    “原来武周金简是这么来的。“李逸尘按住剧痛的麒麟纹,终于明白武则天为何要将此物深埋敦煌——那根本不是封魔法器,而是李唐皇权更迭的诅咒具象!他后颈的噬魂钉突然爆裂,前世被削去的狼图腾在伤口处重生,与麒麟纹绞缠成太极符。

    鱼玄机发出非人的尖啸。她的身躯在婴孩与老妪间剧烈变幻,每次异变都在塔壁投下可怖的剪影:有时是安史之乱时被魔军撕碎的道姑,有时是李建成掐着幼年李世民脖颈的厉鬼,最后定格为炼丹炉里挣扎的叶法善。在她腐烂的指尖抠向竖瞳时,李逸尘听见师父临终的密语:“玄机眼瞳乃佛道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