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不早点来?”伙计懒洋洋的说着。
为民大药房是老字号中药房,常年挂牌收购各种中药材,用来配药丸。
蚕蜕就是其中一种,这玩意就是知了退下来的壳。
暑假空闲的时候,小孩们就喜欢成群结队捡知了壳,然后洗净晒干,拿到中药铺换零花钱。
然而,零散收来的中药材有弊端,那就是品质无保证。
老板找到货源后,就不让收外边的零散货了。
卖蝉蜕的兄弟俩十分懊丧,原想着凑个整数再卖,没想到才等了几天,药铺竟然不收了。
叶蓝眼睛一亮,她想起一桩往事,上辈子,丹山发过大水。
大概就是这几天吧,先是连续下大雨,导致河水暴涨决堤,
把周边的运输线路都给淹了。
以至于县城跟外界断线,失去了联系。
庆幸时间不长,不过两三天。
但人们吓得不轻,尤其是那些开铺子做买卖的,生怕原材料短缺,都忙着收购。
一时间城里物价狂涨,原本没人要的蝉蜕,也成了抢手货。
几家药铺都可着劲儿收蝉蜕,导致这味药涨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价,一斤一百元。
但到处雨哗哗的,就算是人们有心,也捡不来这笔钱。
叶蓝立刻来了精神。
她走过去跟两孩子搭讪,“你俩有多少知了壳?”
哥哥大概十三四岁,晒得黑炭一样,嘟着嘴说道,“四千多个。”
药铺伙计插嘴道,“蝉蜕不压秤,两千个差不多是一斤,要搁前两天,这些能卖一百,现在可惜了……”
听药铺的人这么说,黑炭兄弟神情更沮丧了,他俩还指着卖知了壳的钱买球鞋呢。
叶蓝掏出叶爸爸给的一卷钱,当着兄弟俩的面数了起来。
钞票的最大面值是十元,然后就是五块,甚至一块的都有。
可想而知,存这点钱,叶爸爸也是费尽了心思。
一卷钱看着挺厚,最终只有一百九。
“我需要知了壳,你们愿意用五十块一斤的价格卖给我吗?”叶蓝问道。
这个价格跟药店是一样的。
“愿意,当然愿意,大叔能用下你的秤吗?帮我们称一下知了壳?”黑炭兄弟立刻就答应了。
对于93年的人们来说,一百元不是个小数,如今普通工人月工资也不过二百出头。
药铺伙计答应了,“顺手的事儿。”
现场称重,知了壳共重一斤多。
叶蓝按照重量给了钱。
黑炭头哥俩拿到钱,兴高采烈的走了,叶蓝却没有离开。
药店不收蝉蜕,她正好可以捡漏。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