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唐:从太子李承乾到诸天圣皇!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十一章:李恪的觉悟,三方角力的开始! (1/3)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荆楚安州,安州都督府。

    “哈哈哈。”

    吴王李恪开怀大笑,积压在他心中多年的郁气一扫而空。

    家有妒妇,谁又能开心的起来,这件事总算被解决了,还娶了兰陵萧氏,天下有数的士族门阀贵女为王妃,真可谓柳暗花明又一村。

    “殿下。”

    安州都督府长史崔虞一丝不苟的汇报道:“宗正寺已经准备前往下聘,钦天监也已定下了良辰吉日。”

    “陛下有诏,命您回长安叙职,顺带在长安完婚。”

    “臣以为您应该询问一下东宫那边,接下来该作何安排。”

    “哦?”

    听到这话,李恪面部表情变得耐人寻味:“这次本王还真得多谢大兄。”

    “若无大兄从中斡旋,本王恐怕无法摆脱弘农杨氏的恶妇。”

    “关中虎狼环伺,东宫独木难支,大兄想必过得也艰难。”

    一直以来,长孙皇后对皇子们一视同仁,所以,后宫嫔妃全都尊敬她,李世民诸子对其同样敬仰。

    除了英年早逝的楚王李宽之外,李承乾、李恪年岁相仿,同样经历了玄武门之变,二人性情更是相近,文武皆通,历来交情甚笃。

    东宫处事从无偏颇,太子妃苏氏温婉,待人接物如沐春风,与昔年的长孙皇后颇为相似。

    所以,魏王李泰争夺储位,这对于诸王而言,无疑是一种大逆不道。

    或者说,李恪认同李承乾不仅仅是因为能力,更是因为宗法制,嫡长子继承制。

    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是不得已而为之,就算他用贞观之治去掩盖这样血腥的事实,却也无法磨灭天下人心中的那根刺,李泰不是李世民,如若他上位,天下人愿不愿意另说,这大唐天下必然会乱套。

    难不成大唐天下当真要创立有史以来最为惊怖的玄武门继承制吗?

    吴王李恪与太子李承乾乃是同一年所生,身具三朝血统,南梁、前隋、大唐,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嫡长子继承制的必要性,他将来也会有儿子,他不能让这种噩梦重复。

    假使他有一丝登基的可能性,李恪都不愿意放弃,可他没有,因为大唐天下不允许。

    “吴王殿下。”

    “侍御史柳范出自河东柳氏。”

    “京兆韦氏、河东裴氏、河东柳氏、河东薛氏、弘农杨氏、京兆杜氏并称为关中六姓。”

    “永嘉之乱,衣冠南渡,河东柳氏虽渡江甚晚,仍为南朝一流士族,前隋时期,河东柳氏再度凝聚到了一起,一直为关陇门阀的一份子。”

    “晋王开府建衙,为之奔走的长孙无忌、褚遂良都是关陇门阀代表人物。”

    接着,崔虞再度补充了句。

    ‘关陇门阀!’

    眼眸一眯,李恪面无表情道:“长孙无忌。”

    贞观十一年,李恪前往安州赴任,同年末,侍御史柳范上书弹劾其游猎过度、损坏庄稼,为此,李世民下诏斥责李恪,免去其安州都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