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大房、二房、三房、四房、五房、六房源于前燕秘书监崔懿的子嗣,分为六房,后裔繁盛。
二房尤其显赫,许多家族成员在宇文氏手下任官,不但多位被赐姓宇文氏,甚至有女儿被皇室收养而封为公主者,高士廉主编的《氏族志》本以第二房崔氏的崔民干为第一等,后在唐太宗李世民的干预下被降为第三等。
卫州房早早的迁至卫州,与其它七房本就没多大往来,房中本就人丁不旺,唯一的杰出者官至刺史,平白被安平房拖累,丢了官职,在卫州人人喊打,这叫什么事啊。
不单单是他们,房、二房、三房、四房、五房、六房同样憋了一肚子火,博陵崔氏经此一遭,至少有上百人丢掉了官职,族人行走各地,无不是遭到摈弃唾骂。
“现在耍锅是不是有点晚了?”
“当初我安平房投入魏王李泰门下,这可是你们都同意的事情。”
“结果呢,一出事,一个两个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行,你们要这么弄是吧,明日,我安平房便上书请罪,将此事闹得人尽皆知。”
安平房主事崔礼冷冷道。
“子慎。”
作为博陵崔氏最为年长的族老,白发垂髫的崔伯庸忍不住唤了声。
博陵崔氏为天下第一高门,真要是安平房上书请罪,那全天下的门阀世家还不得把他们当做笑柄。
“庸太爷。”
“不是我说胡话,而是你看看他们在说什么。”
“我安平房最杰出的子嗣如今发配崖州,大半子嗣不允入官府。”
“这是我们安平房的错吗?”
环视众人,安平房主事崔礼胸中怒火澎湃。
崔季舒的后代在安平房占了三分之一,崔仁师更是安平房的希望,一遭全没了,安平房还要受到其它各房的指责,是可忍,孰不可忍。
“庸太爷。”
“安平房插手储位之争,本没有事。”
“偏偏崔仁师以下作手段中伤太子,以至于引得陛下勃然大怒。”
“天下是李家的天下,这大唐天下,博陵崔氏要是不参与进去,恐怕要不了多少年就会沦为末流。”
大房主事崔珵有板有眼的开口。
“珵大兄所言极是。”
“莫不是为了安平房,就不要博陵崔氏数百年的经营所得了?”
二房主事崔明兮面色恬淡道。
“是极。”
三房、四房、五房、六房主事随之附和道。
很明显,各房现在都急于同安平房切割,以免殃及池鱼。
“你们...”
满脸皱纹的崔伯庸都不免被激起了郁气,博陵崔氏什么时候变得这般唯利是图了。
“庸太爷。”
&n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