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路上,她就顺路去了一趟书店,买了一本最新的名局棋谱和一本死活题集。是打算这一个礼拜多打打这个时代的棋谱,做做这个时代的死活题。
了解这个时代的围棋理念、流行定式也很有必要——虽然她看起来很自信,好像冠军也不在话下,但实际也会担心翻车。这就像是大学生做小学生的奥数题集,看起来应该游刃有余的,可到底怎么样,还是得上手了才知道。
考虑到之前在围棋会所举办的小比赛上,还被人家的骗招给骗到(虽然最后靠硬实力都给平趟过去了),这种担忧也不是没道理的。
就这样一番准备,等到一周之后的‘德享杯’外围赛开赛时,至少林千秋自己是觉得胸有成竹了...如果将她这周的心路历程写成书,大概就是《八十年代围棋一周速通,从入门到精通》这样的。
嗯,都是半个世纪前的围棋技术了,拿捏!
感觉有点儿过于乐观了?不过从结果来说,好像也没什么问题。事实,林千秋的‘德享杯’从一开始就很顺利:
‘德享杯’的外围赛是分组循环赛,所有报名选手被分为了16组,每组一般是12人,只有一个组有13人。组内打循环赛,每人赛11场或12场,按照胜负战绩算积分,组内积分第一的晋级本赛——如果出现并列,就看双方胜负关系。
更极端一些,两个并列第一的人是和局,则算小分。算小分也是入段时常见的,考虑到围棋比赛和局比想象中多,互相之间只赛一局的情况下,这种预案也不算杞人忧天。
林千秋所在的小组是12人的,她就有11场比赛要打。这11场比赛安排比较密集,赛程是一周之内结束,所以一天双赛也很常见。
这在此时的职业棋赛中极其罕见,哪怕是快棋赛,也就是比赛用时少,也很少会一天安排两场比赛,感觉那样脑子都要烧坏了。
不过嘛,‘德享杯’不是职业棋赛,更何况这还是对参赛者未设下任何门槛的‘外围赛’,真就是一群‘业余低手’在竞技。这种竞技质量,一天双赛也就不算什么了,真要说的话,棋院院生们内部下棋,一天要下多少?那又是什么竞技水平?也没见脑子烧坏啊。
反正林千秋是没感觉一天双赛给自己带来了压力...或许相比之下,她的对手更觉得压力山大?不过这份压力到底是一天双赛带来的,还是林千秋这个对手本身带来的,那就不好说了。
——很快,林千秋就已经七战七胜,而且每局比赛都是干净利落地取胜,让人一眼就看出她和对手有着不可逾越的实力差距,在本组内真正是气势如虹!
现在这局的话,是今天的第二局棋赛,她本组内的第八战。同时,她的对手是六胜一负,排在组内第二。夸张点儿说,这算是本轮‘焦点之战’了。
而在棋赛正式开始前,作为她对手的棋手,一个三四十的男性社会人,虽说是有些紧张,但也不认为自己一点儿胜算都没有。他之前也看过两张朋友帮忙记的林千秋的对局棋谱,觉得她强是强,自己却也不弱.......
只能说下棋是这样的,且不说‘看棋涨三段’,看棋谱和真正自己下完全不同,经常会出现高估自己、低估别人的情况。就算除开这一点,棋力差距过大、围棋理念有代差的情况下,出现误判也再正常不过了。
当这个棋手真正和林千秋面对面下棋,才切身体会到,之前和林千秋下棋的棋手为什么崩溃得那么快——先不说时不时就会出现的奇怪棋路(不符合主流归不符合主流,结果却是每每效果不错),就说那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气势,就让他有苦难言了!
明明只是个小女孩而已,气势却沉着的像山岳一样。无论他出什么招数,她都是一种平淡,甚至无聊的样子。这不像是装的,更不会是水平太低没看出招数的精妙,所以无动于衷——对方好歹也是七战七胜到现在的,有脑子也不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