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嗟昶毡椴槐阋耍蝗幌袷亲郎夏遣嵊趾裼执蟮摹渡倌阩ump》也只需要150円......
“半价吗?我14岁哦,超过12岁了,也可以半价吗?”林千秋确认道。一般给小孩半价的场所,12岁都是一条线。
“啊,可以的,来下棋的基本都是一些大叔老伯,这里的14岁和12岁没什么差别的。”看店的少年非常确定地说。
“那就好,这,给您钱。”林千秋说着从小钱包里拿出了4个50円的和一个10円的硬币。
收钱之后还做了一个登记,大概就是姓名和棋力之类。林千秋这辈子也没拿过业余的段位证书,不知道怎么写,就问:“我只和朋友下过,棋力还不错,但没有拿过证书,棋力怎么写呢?”
看店少年娴熟地说:“业余五段以下随便写一个就好了。”
说完他还给林千秋解释,原来此时日本的业余段位证书都是由棋院颁发的,业余五段以下(含业余五段)都很宽松。基本上只要寄几张能表现自己水平的对局棋谱给棋院的‘专家’评判,附上费用,就能拿到相应段位的证书了...发证书本身也是棋院的一大财源。
可想而知,就算棋院的‘专家’靠谱,对于想要拿证书的人,可操作空间也是很大的。不过业余五段以上就是另一回事了,往往有大型比赛经历和胜率等方面的要求。
因此以业余五段以下的‘水分’很大,她哪怕水平不高,写个业余五段也没有欺诈的嫌疑。
那既然是这样,林千秋也就不客气了,本着还是尽量不要‘欺诈’的朴素想法,她登记的是业余五段——嗯,不管怎么说,上辈子那种运气好就能冲段成功的实力,八十年代适应一下这时候的围棋规则,打高级别职业赛都够了,业余段位不是随便?
做好了登记后,林千秋选择先看棋...怎么说呢,不愧是八十年代初,这时候的日本围棋独步天下。这种强不只是体现在职业棋手的国际排名上,也体现在国内拥有大量的围棋人口。所以哪怕只是一间普通的围棋会所里,棋手的普遍水平也不错。
看得出来都是背过定式,下过几年棋的...至少能中规中矩‘铺地板’了。
但也就是这样了,基本上都是林千秋一扫而过就能看穿的棋路——之所以这样,除了因为林千秋是后来者,能高屋建瓴地看这个时代的围棋外,还因为日本围棋有一个特点,就是特别在意‘棋型’。
虽然大家总说日本棋坛巅峰的‘六超’中,大竹英雄是‘美学棋士’‘美形大竹’,尤其讲究棋局排布的高低搭配、棋型优美。他会认为如果一盘围棋棋型不美,即使赢了也无意义,只会玷污棋谱。
但和他同时代的顶级棋手,或多或少都有这个倾向。哪怕是棋局相对‘质朴务实’的,也只是相对而已。
而‘上行下效’,结果就是等而下之的职业棋士、业余爱好者都学这种围棋。
水平高的职业棋士不好说,反正这种普通业余爱好者追求棋型优美,在林千秋看来就是规矩到了刻板的程度。因为基本是照着定式和棋谱来的,真是一眼看穿棋路。说不定林千秋猜他们下一手的速度,比他们自己放棋子还更快呢!
不过,这个时候日本围棋的规则还真有些不同,像是最重要的‘贴目’(围棋开局猜先后,会由猜中的人执黑先行,这个先手是有优势的,为了拉平这个优势,就会贴目),日本十九世纪初就开始了,最初是贴3目,后来变成4目、4.5目。直到几年前,贴目又提升到了5.5目。
这其实依旧对白棋不公平,所以日后贴目还会增加,日韩会增加到6目半,华夏则更进一步,到了7目半。这等于是说,棋局才开始,黑棋就输白棋6目半或7目半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