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自古以来就喜欢记录历史,但古人并不善于解读历史。
古人记录历史的原因很复杂,但其中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记录历代为政得失,为后来的君主提供参考。
他们解读历史的方法也浮于表面,只看某个人、某件事情、某条政策的起因、过程和结果。
从中吸取一些教训。
很少有人能将某一类事件串联在一起,进行系统性梳理和解读,然后解决一整个系列的问题。
但在马钰的上辈子,串联历史同类型事件,已经是研究历史最基本的方法之一。
但凡对历史稍微有点研究的,都喜欢从某一类事件入手,串联上下五千年进行解读。
否则你的研究成果就很难被大家认可。
即便是历史爱好者和人吹牛,也会习惯性的这么做。
如果你不会串联历史同类型事件,在网上水论坛都会被大家嫌弃。
这就是作为穿越者马钰最大的优势。
对古人来说,这简直就是降维打击。
他之前的种种算计,种种布局,其实都只有一个目的。
把这次论道,从对管荀思想的争辩,转到对历史事件的分析上来。
然后用更加先进的历史解读手段,吊打宋濂。
宋濂就这样被他牵着鼻子,走进了他预设的阵地。
倒不是宋濂蠢,这完全是认知上的碾压,他根本就想不到对方会从哪里发起进攻。
而且他对自己的学识也有着足够的自信。
他知道马钰或许有着独特的传承,但其年龄太小了,又能掌握多深呢?
他不相信自己会应付不了。
所以当他察觉到马钰是有备而来的时候,并没有直接反击,而是顺着对方的引导往下走。
他倒想看看,马钰能有什么独特的见解。
马钰并不知道这些,但并不影响他的计划。
当他说出‘管子可与召公并肩’的时候,朱标、朱樉乃至马皇后都露出茫然之色。
召公是谁?
倒也不怪他们孤陋寡闻,就算前世信息大爆炸时代,知道召公的人都不多。
大家更习惯于将目光放在周公身上。
事实上,如果没有召公,周公还能不能取得这么大的成就,都尚未可知。
西周刚建立不久周武王就驾崩了,连最基本的礼法制度都没有制定。
留下年幼的周成王继位,并让周公摄政。
周公面临的是一个什么样的烂摊子,可想而知。
正所谓主少国疑,马上就有人质疑周公想要自己当天子,并以此为借口发动叛乱。
领头的不是别人,正是周公的三个亲兄弟,管叔、蔡叔、霍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