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在水灾游戏里搞经营基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十九章 地下庇护所 (2/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路漫想了一圈,叹了口气,还是再想想吧!

    实在不行就去发招聘公告,看看有没有人主动报名的。

    在岛屿上虽然享受不到保护罩的保护,但是旅馆的物资可以提供给岛屿上的居民,具体怎么做还得等码头安置好。

    中午时候大家各自解决午饭,有帐篷的还可以回到帐篷里补个觉,路漫和蒋梦也都各自回去睡了一觉。

    起来时候还去看了一下大家挖的地下庇护所,速度快的人已经搭建的差不多了。

    韦子涵作为一个年轻人,身强力壮的,区区地下庇护所不在话下,是最早完成的一批。

    他的地下庇护所设计成一个紧凑实用的空间。整体呈半圆形,半径约 4米,这种形状在承受土层压力方面表现出色,结构稳固性强。

    入口处,一条倾斜向下的通道蜿蜒而入,通道长约两米,表面用捡来的石头铺的阶梯,防滑效果极佳。

    通道尽头,一扇简易木门静静伫立,门上还挂着一把锁。

    走进门内,便是核心生活区。左侧是一张一米五的床,上面铺上厚厚的被子,套着蓝色的三件套,躺上去仿佛能驱散一天的疲惫。

    床头靠着墙壁的地方,设置了一个小型壁龛,上面摆放着日常要用的生活用品,黑暗中伸手就能摸到。

    生活区的右侧是厨房区域,和床铺的中间用了一个屏风分开,划分出了卧室和厨房。

    厨房内一块平整的大石头当作灶台,利用周围的石块堆砌起灶膛,灶膛内空间宽敞,足以放置铁锅,铁锅上方,一根打通关节的细竹竿连接着通风管道,通向地面,炊烟可以由此排出,不会让厨房烟雾弥漫。

    在生活区的中心位置,靠门处有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这便是用餐和工具的地方,桌子上摆放着太阳能照明灯和一些不太重要的物品。

    在庇护所的最深处,隔开了一个小小的房间,墙上引入一根粗壮的通风管,从地面较高处引入新鲜空气,通风管的另一端则连接着一个简易风扇,在自然风不足时,可以手动转动风扇,加速空气流通。

    平日里需要上厕所也是在后面这个小隔间里,拿出自制马桶。

    其实也就是个塑料桶,用锯子将塑料桶上部锯开一部分,形成一个较大的开口,方便使用。

    把木板按照桶口大小裁剪,作为马桶盖,用螺丝螺母固定在桶口边缘,便能开合自如。

    在桶身两侧合适位置打孔,穿上绳索或皮带,方便提拎移动。

    使用时,在桶内套上垃圾袋,用完后扎紧垃圾袋,带出去妥善处理,掩埋或者焚烧处理,后面如果自己种菜了还可以浇菜园。

    大家搭建的地下庇护所都相隔了一段距离,后面度过极热期就得在地面上再搭建一个地上的小屋,长期住地下也不是个办法,毕竟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下雨了,直接水漫金山。

    不是每个人都会搭建地下庇护所,大家相互帮忙,互相提意见解决问题,倒也都搭建的像模像样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