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废土玫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9章 末日倒数 (4/4)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bsp; ……

    末日倒计时:6小时。

    18:00,“星辰”探测实验室对外宣布:目前已有78颗人造卫星坠落,如发现卫星残骸,请勿靠近,并拨打回收热线:11833320。

    ……

    末日倒计时:5小时。

    19:00,“不周山计划”正式开启。(注4)

    ……

    末日倒计时:4小时。

    20:00,【华夏碳卫星(注5)】数据发布: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正在急剧下降……

    地球“温室”正在向“冰室”转变。

    ……

    末日倒计时:3小时。

    21:00,赤道地区出现地底沉冰现象。(注6)

    ……

    末日倒计时:1小时。

    23:00,日岛等北半球岛屿,降下巨量拳头大小的冰雹。

    ……

    【一些无关紧要,但不能少的铺垫,主要为了解释全球大雪灾的合理性,纯属瞎编。基本正文内容里出现的所有非正常科技,都会有它的合理瞎编设定,包括“摇篮”,反正不是无缘无故出现的金手指系统。】

    【注1:nasa:m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注2:由m国喷气推进实验室管理的先进测控网,主要执行月球、行星和行星际探测任务的航天器进行跟踪、导航与通信而建立的地基全球分布测控网。】

    【注3:关于地球外围形成的“膜壳”(天盖)的构想,没有任何理论依据。

    设定灵感参考科幻小说:《太阳篡夺者》作者:野尻抱介(日)】

    【注4:“不周山计划”:以“星辰”探测实验室为主,华夏等航天大国买单,对“天盖”进行火力打击。】

    【注5:碳卫星:华夏首颗全球二氧化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能够对全球大气二氧化碳浓度进行高精度监测。

    这里是为了说明,除了“天盖”,地外文明改变地球二氧化碳的浓度,是第二种冷却地球的手段。】

    【注6:地底沉冰现象。首先,这是违背物理学的,是我瞎编的。

    物理学中,冰的密度要比水小,所以通常我们在冬季,只会看到河面结冰,冰面下的河水还是会自由流动。

    这里只是为了说明,地外文明的科技水平,已经可以做到改变冰的密度,使得赤道等热带地区的河水从底部结冰,是加速整个地球冰冻的第三种手段。

    灵感来源应该是我闲暇时速读的一篇科幻短篇,一时想不起来作品名称,什么时候想起来,再来补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