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窦氏孤儿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九章 长沙郡 (1/6)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荆州城,这座雄踞长江中游的咽喉要地,自古以来便是南北交通的枢纽,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城内外的道路上,南来北往的商旅络绎不绝。从中原而来的商队,带来了精良的铁器、华丽的丝绸;而从江南启程的商船,则运来了清香四溢的茶叶、精美绝伦的瓷器;更有从巴蜀之地而来的商贾,他们携来的锦缎光泽耀眼,药材种类繁多,为这座城市的繁荣添砖加瓦。

    然而,正如夜幕下的阴影伴随着光明,荆州城的繁华背后,也隐藏着深深的忧虑和不安。官府的征税吏如同阴云般不时笼罩在街头巷尾,他们的到来总是让百姓们的心情沉重。这些征税吏的态度往往傲慢而强硬,他们的身影一经出现,便伴随着百姓的抱怨和无奈。沉重的税赋如同吸血的蚂蟥,紧紧附着在普通百姓的身上,让许多家庭的生计变得愈发艰难,甚至有些人家中已是无米之炊。

    城中的豪门大户则紧闭着朱红色的大门,高耸的府墙之内,似乎是一片宁静祥和之地。然而,这平静的表象之下,却是暗流涌动。这些豪门大户在私下里积极地招兵买马,扩充自己的武装力量,加固府邸的防御,他们都在为即将到来的乱世做准备,以确保自己在权力斗争中能够占据一席之地。

    在繁华街道的角落里,偶尔可以看到衣衫褴褛的乞丐。他们或是因连年战乱而失去家园的难民,或是因官府重税和地主剥削而被迫离乡背井的农民。他们的存在,如同城市的伤疤,提醒着人们,即使在这座看似繁华的城市中,也有不幸和贫困在角落里默默蔓延。这些乞丐的眼神空洞,面容憔悴,他们在寒风中颤抖,伸出乞求的双手,希望路人能施舍一点残羹冷炙。

    而在这座城市的另一端,酒楼茶肆中,达官贵人们依旧醉生梦死,享受着奢华的生活,对街头乞丐的苦难视而不见。他们的欢声笑语,与乞丐的哀求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加凸显了这座城市的矛盾和割裂。

    天色渐晚,夕阳的余晖逐渐消失在地平线上,寒风开始肆虐,带走了白日里最后一丝温暖。荆州城的居民们纷纷加快了步伐,回到各自的家中。街道上的行人越来越少,家家户户都紧闭门窗,将寒冷阻隔在外。屋内,火塘的火焰跳跃着,散发着温暖的光芒,家人们围坐在一起,享受着这份难得的团聚和温馨。

    城内的守军则是一派紧张忙碌的景象。他们加强了城防,城墙上的士兵们身着盔甲,手持兵器,时刻保持警惕。他们的目光如同猎鹰般锐利,扫视着四周,不放过任何可疑的动静。夜幕降临,巡逻的队伍更加频繁,火把的光芒在黑暗中来回移动,照亮了城墙的每一个角落。

    城墙之上,箭塔林立,宛如一只只巨兽蹲伏在夜色中,随时准备向敌人发起攻击。城外的护城河经过精心疏浚,河水深且宽,水面在夜风中泛起层层涟漪,反映出城墙上的灯火,显得格外幽深。这座城市的每一砖每一瓦,都仿佛在诉说着备战的状态,弥漫着一种紧张的气氛。

    胡腾穿行在城中,他能感觉到这种气氛,心中也明白,这座城池虽然坚固,但并非他的久留之地。他手中握着坤舆图,心中盘算着前往长沙的路线。图上标注了荆州到长沙沿途经过的地点,大部分路段都还算安全,但洞庭湖却是一个难以逾越的障碍。

    洞庭湖广阔无垠,水面上时有盗贼出没,想要安全通过并非易事。胡腾站在城墙上,眺望着远处的湖面,他想到,若是能找到一位熟悉湖面情况的老船夫,或许可以避开盗贼的视线,悄然渡过洞庭湖。

    胡腾决定在城中的码头附近寻找线索,他相信那里一定有经验丰富的船夫。他打算在第二天一早便开始行动,希望能尽快找到合适的船只和船夫,以免夜长梦多。第二天,天刚蒙蒙亮,窦辅还沉浸在睡梦中,胡腾加快了步伐,带着他朝着码头的方向走去。

    荆州城外的码头,如同一幅浓墨重彩的画卷,在晨光熹微中缓缓展开。天色尚未完全破晓,但码头上已是灯火辉煌,人声鼎沸,一派繁忙景象。船只密布在码头两侧,大小不一,形状各异,有的如同巨兽般载满了来自各地的货物,沉甸甸地压低了吃水深度;有的则是轻巧的空船,等待着新的装载,准备扬帆远航。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