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窦氏孤儿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章 幕终 (5/6)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得力不从心。王甫的军队凭借着人数和战术上的优势,开始逐渐压制窦武的军队。

    在这关键时刻,王甫观察到窦武的军队左侧出现了一丝破绽,他立即指挥骑兵发动猛攻,目标是切断窦武的退路,形成包围之势。同时,他命令弓箭手放箭,为骑兵提供掩护。

    随着王甫的战术部署,战局逐渐倾斜。窦武的军队在官军的重重围攻下,开始出现混乱,士兵们伤亡惨重,士气也开始动摇。最终,在官军的强大压力下,窦武的军队被迫退回军营,紧闭营门,试图坚守。

    王甫没有给窦武喘息的机会,他指挥部队继续猛攻,同时派兵围困军营,准备一举拿下窦武,结束这场战斗。

    张奂望着被围困的都亭军营,心中五味杂陈。他知道,窦武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将领,若真的陷入绝境,必会拼死一战,那时只怕死伤更多。他深吸一口气,对王甫说道:“王常侍,窦武非同小可,我们不能硬碰硬,应当智取。”

    王甫冷笑一声:“张将军果然智谋过人,那便依你之言,如何智取?”

    张奂沉吟片刻:“反叛者只有窦武,他手下士兵都是禁军,平日里忠诚守职,并非真心反叛,只是一时被误导。我们需要做的,不是用武力让他们屈服,而是用道理让他们醒悟,让他们明白,真正的忠诚不是盲目跟随,而是在关键时刻,能够明辨是非,回归正道。”

    “张将军此言果然通透。”王甫赞叹,“那就由你去安抚这些禁军。”

    张奂知道这个挨骂的活又丢回给自己,虽心中不愿也只得照做。他叹了口气,接受了王甫的安排,转身向军士们下达了命令。

    “军士们,听令!”张奂的声音坚定而清晰,向窦武的军阵喊出这句话——“窦武反,汝皆禁兵,当宿卫宫省,何故随反者乎?先降有赏!”

    军士们齐声应诺,随后按照张奂的指示,齐声向窦武的军阵呼喊。他们的声音在清晨的空气中回荡,一遍又一遍,响彻整个战场。

    “窦武反,汝皆禁兵,当宿卫宫省,何故随反者乎?先降有赏!” “窦武反,汝皆禁兵,当宿卫宫省,何故随反者乎?先降有赏!”

    这些话语如同利箭一般,直击窦武军队的内心。禁军士兵们开始动摇,他们本是皇宫的守护者,如今却陷入了这场混乱之中。他们中的许多人开始反思,自己的忠诚究竟应该献给谁。

    张奂的喊话策略逐渐奏效,禁军士兵们开始三三两两地放下武器,走向王甫和张奂的军队,表示愿意归降。到了中午,窦武身边除了窦绍只剩下几个近卫。

    窦武站在混乱的军阵中,眼见士兵们纷纷弃械投降,他的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悲凉。他知道,大势已去,自己的反叛之举终究未能得到上天的眷顾。他回头望了一眼那些曾经誓死效忠的部下,如今却纷纷背弃,只剩下窦绍等几个忠实的追随者还坚守在他的身边。

    在这危急关头,窦武知道自己不能再留在此地,他带着窦绍等人趁着战场上的混乱悄然逃跑。

    数日后,城外一片寂静树林的边上,几个早起打柴的村民发现了一具身着战袍的尸体,静静地躺在落叶和泥土之中。经过朝廷派人仔细辨认,确认这正是逃亡的窦武。尸体旁并无任何打斗的痕迹,衣物也整齐地穿在身上,这一切迹象似乎表明,窦武在逃亡的途中,并非遭遇外力致死。

    窦武的尸体面容平静,似乎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选择了接受命运的安排。伤病和绝望可能是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在这个荒凉的地方,他选择了自尽,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和一场失败的叛乱。

    张奂站在军营之中,目光远眺,尽管夜色浓重,但他似乎能感受到远方的树林中发生的一切。他知道,自己本可以派出追兵,将窦武捉拿回来,接受朝廷的审判。但他的内心却有一种说不清的同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