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窦氏孤儿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章 幕终 (1/6)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洛阳之秋

    皓月当空,皎洁银光洒满洛阳城郊。长水校尉军营中,一间客房的窗上映着摇曳的灯火,银光与橙黄色的光芒交织。张奂坐在灯下,目光在展开的《尚书》间轻轻跳跃,那些古老的文字仿佛在月光下活了过来,让他全然不知夜色已深。

    突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划破静寂。张猛的身影闯入屋内,他的面色在灯光下显得苍白如纸。

    “父亲,不好了!出事了!”张猛喘匀了气,声音却还在颤抖。

    张奂微微皱眉,把手中书卷轻轻放下,语气依旧平静:“你也是快二十岁的人了,怎么还这么慌慌张张?”

    “城内起火了,恐怕有变故!”张猛急切报告道。

    张奂的身形一震,随即起身,快步走向门外。他迅速登上营门的谯楼,只见东方的洛阳城头,墨云翻滚,火光冲天,如黑龙与赤龙在空中厮杀。那火光在夜幕的衬托下,仿佛是一把利剑,直刺天心。

    张猛紧紧地握着父亲的手臂:“父亲,城内的火势蔓延迅速,百姓们的哭声都传到这里来了,我们不能再等了!必须立刻调集人马,进城扑灭火灾,救护那些无辜之人!”

    张奂面容凝重,缓缓摇了摇头:“猛儿,我何尝不是心急如焚,但宫里的旨意不能不顾。陛下先前已有明确命令,只许我父子带十余近卫进城,其余士兵必须在此驻扎,不得擅动。”

    张猛的眉头紧锁,急切地追问:“可是父亲,宫中怎会知晓城内的危急?百姓的生命难道不重要吗?难道我们就这么看着?”

    张奂叹了口气:“我何尝不想救民于水火,但军令如山。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尽快进城,尽我们所能去救助,同时也要尽快向宫中汇报情况,请求增援。”

    突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由远及近,伴随着骏马的嘶鸣,显得格外刺耳。

    张奂从沉思中惊醒,他迅速站起身,目光穿过昏暗的夜色,投向营门的方向。火把的光亮在夜风中摇曳,映照出一队人马的轮廓。他们骑着高头大马,衣饰华美,气势汹汹。

    为首之人,正是权倾一时的中常侍王甫。他昂首挺胸,面容在火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阴沉。手中高举着那由竹子制成的长约一点八米的杖身,束有三重牦牛尾制的节旄,在夜风中猎猎作响,宣示着其主人的权威。

    张奂一见此物,心中不禁一震,持有此节者,如同皇帝亲临,可行使一切必要的权利。他深知这意味着什么,急忙下令打开营门,迎接王甫一行。

    营门缓缓开启,张奂整衣束带,率众将官立于道旁,待王甫一行进入中军大帐。王甫下马,步履沉稳地走入帐中,他的目光扫过众人,最终停留在张奂身上。张奂不敢有丝毫迟疑,连忙跪下,头触地,恭恭敬敬地接诏。

    帐内灯火通明,王甫的神态在高高的节杖下更显威严。他展开诏书,声音洪亮而有力,宣布着皇帝的旨意。

    “传旨护匈奴中郎将张奂:顷闻逆臣窦武、陈蕃包藏祸心,私结党羽,阴谋篡权,实为悖逆天理,动摇国本。朕命汝即刻率领本部精锐兵马,协同京城五营,共讨此逆贼,以正 国法,以安社稷。”

    此言一出,帐内将士无不色变,张奂心中如同被雷霆击中,震惊不已。他缓缓站起,双手捧起诏书,口中喃喃自语:“老太尉陈蕃、大将军窦武谋反?”

    “张将军!速速率你的人马,随我出发!”王甫的声音冷硬如铁。

    “去往何处?”张奂沉声问道。

    “捉拿逆贼窦武、陈蕃!他们二人勾结在一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