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窦氏孤儿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章 年少的天子 (3/5)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马车,两人对坐。刘宏偷偷瞥了一眼坐在对面的曹节,终于将盘桓在心中的疑问宣之于口:“曹常侍,大行皇帝虽无子嗣,但汉家宗室颇多,为何选我?”

    “自然是因为殿下仁厚礼贤,夙慧天成,年少有为,可承大统。”

    “这十六个字,怕只有年少才是真话。”

    “殿下说笑了。大行皇帝晏驾后,满朝文武参照从前征北乡侯、汉质帝等汉家故事,河间王系七岁到十四岁,亲侄、堂侄,都在选任范围内。勃海王刘悝虽是河间王子孙,但他奉乐安王祀,已不属于河间王系;平原王刘硕嗜酒,多过失,且无子。殿下与先皇血脉最近,又年龄合适,继承大统乃是天意。”

    “曹常侍,现下只有你我,还请直言。除皇太后窦氏外,朝中主张拥立我的,到底是哪些人?”

    “光禄大夫、侍御史刘鯈与殿下同为河间国宗室,是他向窦太后建议立殿下为皇太子。窦太后下诏,任命老奴为奉车都尉,与刘御史共同迎立殿下。窦太后之父、城门校尉窦武此时正在洛阳城中等待殿下承继大统。”

    “城门校尉窦武和窦太后,他们……他们为人如何?”

    曹节脸上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阴郁,但很快就恢复了温和的笑容,柔声道:“好叫殿下得知,窦校尉出身扶风窦氏,乃高门贵胄,受封槐里侯。其祖安丰侯窦融追随光武皇帝,立下国朝定鼎之功。槐里侯虽领武职,亦是经学宿儒,年轻时以经术德行名显关西,如今身居高位,依旧礼贤下士,专喜辟召名士,所得两宫赏赐,也都捐助给太学生,颇得士大夫拥护。”

    “知道了。那窦太后呢?”

    “窦太后是窦校尉长女,延熹八年选入掖庭,受封贵人。同年,太尉陈藩奏议窦氏温婉贞静,端庄贤淑,可母仪天下,孝桓皇帝遂立为皇后。现下孝桓皇帝故世,窦皇后遂被尊为太后。”

    刘宏哼了一声:“又是校尉又是太后,当真位高权重。”

    曹节笑容更深:“殿下不必忧心。虽然窦氏一族权势盛极,但他们都是忠直之臣。只要殿下以德服人,他们自然会对殿下忠心耿耿。”

    刘宏缓缓点头,但心中不安并未完全消除。

    翌日,车队继续向洛阳进发。一路上,曹节一直陪在刘宏身边,细心照顾着他的饮食起居。每当刘宏感到害怕或孤独时,曹节总能用温和的话语安抚他的情绪。

    渐渐地,刘宏依赖上了这位和蔼可亲的宦官。在他眼中,曹节就像是一个慈爱的长辈,给了他在这陌生环境中唯一的安全感。

    车队行了十日有余,终于抵达洛阳城外,曹节先遣几名中黄门回去报信,其余人宿在城外都亭,次日举行进城仪式。

    入夜良久,刘宏正在锦绣铺盖上辗转反侧,就听到敲门声。

    “陛下,是老奴。”

    刘宏开了门,只见曹节一闪身钻了进来,随后悄悄将门掩上,神情颇为严肃。

    “殿下可是在忧心明日入城?”

    “是。”

    “殿下不必烦扰,一切礼仪都已知晓,明日陛下照做即可,只是,殿下,老奴有一言相告。”

    刘宏好奇地看着他:“曹常侍请说。”

    曹节压低声音道:“陛下可知,窦太后已经下诏,任命其父为大将军,封闻喜侯?”

    刘宏讶然:“不知,何时?”

  &nbs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