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雾。
洗漱完,扶苏亲手准备着自己的早食。
今天的天气依旧灰蒙蒙的,扶苏坐在炉子边,等着米粥煮开。
有个内侍脚步匆匆而来,“公子,有人求见。”
平日里老师来见,这些内侍也会直接说丞相来了。
扶苏喝着一碗热水,道:“谁来求见?”
“是个叫叔孙通的人,说是来还书的。”
扶苏一手端着碗,碗中的热水还在冒着热气,又道:“请人进来。”
早晨时分的高泉宫是忙碌的,来来往往的宫人们正在打扫这里,清扫着地面的积雪。
宫里的积雪看起来更厚,叔孙通走在清理出来的小道中,一直来到了殿前。
公子扶苏就坐在殿前,而在面前还有三个炉子,每个炉子上都有大小不一的陶碗。
叔孙通双手捧起竹简,道:“公子,这是先前伏生老先生所借的书,臣特来归还。”
扶苏示意让田安接过书卷,一边揭开陶碗的盖子,将一些切好的鱼肉放入碗中,再煮片刻。
叔孙通观察着公子的举动有些好奇,疑惑的眨了眨眼。
叔孙通的须发花白,从须发上来看该有五十岁有余了,再从他的气色还有微胖的脸颊来看,大概有四十岁,如今的古人实在不好分辨年龄。
就比如说一个二十多岁的青年人,留着长长的须髯,不把对方的胡子刮了,光是看着那张满是须髯的脸,就会往三十岁以上猜测对方的年纪。
而在古人的样貌上来看,扶苏又发现中年时期就白须白发的人也有不少,可能一个须发花白的人只有三十余岁,四十余岁?
注意到对方的目光,以及以上这些念想,就是扶苏刚刚在几个呼吸间所思虑的。
而面对对方好奇地目光,扶苏道:“怎么,大秦公子亲自动手做饭食很奇怪吗?”
闻言,叔孙通又连忙行礼,解释道:“臣……臣只是觉得少见。”
扶苏道:“其实吧,做饭是一件很有意思,尤其是在消耗时光与成就感,你就当我这个大秦公子太清闲了。”
叔孙通又是意外一笑,又道:“大秦的公子的确与当年六国的公子不同。”
不得不说,听这人讲话很舒服,齐鲁博士中还是有会说话的。
扶苏将鱼粥端了起来,摆在一旁放凉片刻,又将另一个炉子上正在煮着的豆浆也端了下来。
“这个叫做豆浆,是商颜山的人们磨出来的,研磨此物很累的。”
田安明白公子的意思,就将桌案搬了上来。
叔孙通的面前放着一碗豆浆,一碗鱼粥。
扶苏自顾自地吃着,还又看了看搁在一旁的竹简。
叔孙通又看了看四下,这里的每一个内侍与宫女都面带笑容的看着自己。
见公子已快将一碗粥喝完了,叔孙通这才端起碗饮下一口热粥,温热的粥入口,还有些咸味,夹杂着一些鱼肉。
这碗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