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苏看着眼前高大的书架,也不知道咸阳宫关于马政的书多不多。
千头万绪还要一步步走,扶苏将令牌放在边上,拿起了一卷竹简,这上面记录的是先前向各家借的粮食。
当年养着三千家仆,粮食还是向蒙恬他们借的,扶苏在两根竹简上写了调粮的数目吩咐道:“将粮食还给各家。”
田安接过竹简,便快步离开吩咐人去办事。
这小半年的相处之后,扶苏也大概明白了身边这几人的为人。
其实都是在关中长大的,但大家的经历不同。
李由在河东搬运了很多死人,这恐怕是他这辈子最刻骨铭心的记忆。
而王贲则不用说了,他与蒙恬一般年纪,一样地忠诚,但为人较为豪爽,与人交谈时豪迈中不失分寸。
王贲对生死有种不屑一顾的态度,多半是他在李由这个年纪时,已跟着秦军常年在战场上厮杀。
李由所经历的那些事,对王贲来说算不上什么。
当李由再次想起河东的疫病酒后哭泣时,王贲反倒一笑而过。
王贲首先是秦军将领,秦军是残酷无情的,其次他才作为李由的兄长或者是大哥。
其原因,各自的爹一个是秦国的大将军,一个是秦国的丞相。
两人的子嗣围着公子扶苏走动,倒也正常。
王贲在南郡杀了很多反贼,杀了人之后还能高高兴兴带着酒水回来痛饮。
李由才会在酒醉之后说王贲冷酷无情。
身在军中混迹,王贲的为人与处世方式都已成了秦军的典型,王贲是什么样,秦军就是什么样。
秦国的将军是什么样,去看看王贲就知道了。
扶苏觉得李由到底是与自己同龄人,十五六岁的年纪也是最重感情,最纯粹的年纪。
因此自然而然就与李由自然熟络了,同龄人嘛……最容易成为推心置腹的朋友。
那晚,醉酒的李由就是在推心置腹。
很难想象得到,丞相这样的人,会有一个如此纯良的孩子。
章邯也是个很简单的人,他甚至比李由更简单,让他做一件事,他就会专心去做,并且按时按量地完成。
……
五天前,田安说关中就要下雪了,可这场雪一直没来。
直到第六天,冬日里的关中,终于迎来了第一场雪。
秦人们都说当今公子贤明,公子的田亩丰收了,不但交了赋税,余下的粮食中还要再拿六成献给秦军。
有人说,公子是想让秦军每个士卒都能吃饱,是因为公子扶苏心善贤明。
还有人说,公子将多余的粮食拿出来是为了给始皇帝忠心,再怎么说公子扶苏的商颜山除了三千家仆还有三万囚徒,有如此人马若公子还囤积粮食,会有人告发公子谋反,因此有人说公子扶苏献粮给秦军,是极其高明的举动。
甚至,还有人说是公子扶苏在收买人心。
但在丞相李斯的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