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李斯与公子谈得很愉快,宫里的人都觉得,如此贤明的公子,又熟读法家典籍,这样的公子在将来一定会得到众多法家学子的拥护。
公子虚心求教,丞相李斯知无不答。
讲完了三公九卿制就开始讲解官吏的任用。
期间没有任何的提问,全身心将老师传授的知识,化为己用。
离开高泉宫时,李斯心情格外地好,他发现公子有个很神奇的本领,公子竟然会在听讲时写下笔记。
翌日,喂鱼是一件特别有意思的事,早晨祭拜了华阳太后之后,无事可做的扶苏就在喂鱼。
昨天,老师说要任用官吏要先从六国留下来的旧官吏中择优录用,并且施行秦律。
当然,在学习的过程中,一直都是虚心求教的,认真地了解着现在的秦人如何治理天下,以及他们如何通过以往的经验,来作出当下的判断。
简而言之,如今是大秦进行再分配与再生产的过程。
废除分封与古老分封制的首要矛盾,就是官吏选拔任用,不再是通过血亲旁支来进行资源分配。
可项燕他们想要复国,他们又何尝不是为了维护他们自己的利益,为了他们的血亲旁支能够继续掌握这种资源。
对六国旧贵族而言,这种古老的分封制让他们习惯了用血亲关系享受既得利益,甚至习以为常。
现在天下的主人是大秦,大秦要打破这个从来如此的惯例,他们自然就会反抗。
可扶苏想起了,曾经一位很伟大的老师说过一句话,“从来如此,便对么?”
李斯与父皇对待六国旧贵族,还是太过理想了。
见公子看着鱼塘忽然蹙眉,似乎是心情不好,田安忙躬下身行礼。
将六国旧贵族的官吏收为己用,那些六国旧贵族的官吏,他们有的是给齐国效命的,有的是以前给韩国效命的。
现在要让他们改变立场为大秦效命,且不说六国旧人原本对大秦就有着十足的成见,他们忠心与否都要打个问号。
扶苏将余下的麦麸都丢入池塘中,心中还在想着老师说过的话语。
即便大秦拿出十足的诚意与回报,难道他们就会为大秦殚精竭虑吗?
韩非曾经说过,慈母会养出败儿,而严厉的主人不会有强悍的家仆。
想要收买六国旧贵族的官吏,也是同理。
呵呵,老师要用真心与真诚收留六国官吏,不如信玄奘真的可以感化世人。
老师与父皇到底还是有仁慈的一面的,给了六国贵族能够商量的余地。
此刻的章台宫,早朝的廷议还在继续,今天的廷议应该是很顺利的,但朝堂上站出来一个两鬓微霜的人物,此人朗声道:“陛下,臣听闻近来丞相在教导公子扶苏?”
嬴政的目光看着讲话的人,印象中还记得这个人物是李斯当初引荐的齐国人,名叫淳于越。
见陛下不言语,淳于越又道:“陛下,公子扶苏又是陛下的长子,受人教导岂能只有一家之言。”
话音在章台宫的大殿回响,嬴政依旧没有讲话,端坐着看着在场的每一个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