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散出来了。
不过老赵家并没有格外引人注目。
此时的红旗大队,哪怕是知青点,都是香喷喷的。
都过年了,谁还不想吃点荤腥呢,必须有肉!
知青点有写信回家希望家里补贴点的,也有自己积攒了一些粮食和钱,往家里寄的,啥样都有。
过年的时候,知青点的邮包信件还是挺多的。
赵卫国扛着一堆东西往知青点门口一站,然后就有知青迅速围了上来,等着赵卫国一个个念名字,然后去领自己的东西。
白筠的邮包大小很突出,惹来了不少好奇的目光。
这是张家给她寄来的东西,白筠没想到张家过年会给她寄这么多东西,真是不知道要怎么还张爷爷的恩情了......打开邮包,看着里面一样样实在的东西,白筠有些发愁。
这时候,物资比钱还要实在,这些食物和物资,是花钱也不容易买来的。
对着东西发了半天愁,最后白筠选择了把信件拿出来再看一遍,东西先收进箱子里面。
而知青点外面,一个男人匆匆跑了过来。
“同志,有我的邮包吗?”
赵卫国一眼就认出了来人,他想了想,又确认了一遍手上的名单,“没有。”
对方不死心:“那信件呢?”
赵卫国:“没有,今天我手里负责送的就这些了,没有你的名字。”
顾春生最后失落的回去,刘春燕满怀希望的等在门口,见他两手空空的回来,心里一下子就明白了是咋回事,但还是换上了一副笑脸。
“回来了,我今天炖了肉,马上就好了,快洗洗手,等下就能吃了。”
顾春生“嗯”了一声,心情低落。
刘春燕更加不想再这个时候让他不高兴,也就当做不知道他出去是为了什么。
过日子当然不可能只是两个人靠着缥缈的摸不着的感情维系,是要落实到柴米油盐酱醋茶的。
刘春燕没有娘家扶持,顾春生在这里也是孤身一个人,想要和家里联系,一来一回的信件耽搁一下就是大半个月,能得到的反馈却是越来越少,他们的日子并不好过。
生活,比他们想得要难得多。
不只是物质上的,精神上,刘春燕和顾春生并没有共同语言。
一些能够在婚前靠着怜悯包容的无知、愚昧,在婚后,渐渐地,会变成一堵无形的墙,成为两个人的隔阂。
而刘春燕也渐渐发现,除去城里人的光环,顾春生在干活上还不如大队里的年轻人。
可是刘春燕永远记得顾春生为了她给出去的那一只手表,她心里对顾春生,有感激,有爱慕,她是希望日子越来越好的。
......
小夫妻的事情,赵卫国已经渐渐地不再关注,所以这一次顾春生露出的异样,他也没放在心上,送完东西就回家了。
白筠则是提着一袋东西,去了老赵家。
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