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两天,林风彻底从过去按部就班的社畜生活中抽离出来。没有了通勤的奔波,没有了工作的压力,他反而感觉时间有些不够用。
白天,他像一块贪婪的海绵,疯狂吸收着与【商业洞察】相关的知识。他泡在网上,浏览各种财经新闻、行业分析报告、创业论坛,甚至翻出了大学时几乎没怎么看过的市场营销和经济学教材。有了系统赋予的超强理解力和分析能力,那些曾经晦涩难懂的理论和案例,此刻都变得清晰透彻。他感觉自己的认知水平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提升。
晚上,他则像一个幽灵,游荡在海城的各个角落,实践着他的【情绪银行】和【商业洞察】。夜市、酒吧街、步行街、甚至是人头攒动的地铁站……哪里人多,哪里情绪波动剧烈,他就去哪里。
他不再像最初那样漫无目的地“捡漏”,而是开始有选择、有策略地进行“情绪狩猎”。
比如,在夜市,他会重点关注那些看起来生意火爆、食客脸上洋溢着“满足”和“快乐”情绪的摊位。吸收这些高品质的正面情绪,不仅收益稳定,还能让他心情愉悦。同时,【商业洞察】也在分析这些摊位成功的秘诀:独特的口味?精准的定位?还是老板的个人魅力?
他也偶尔会“光顾”一些情侣吵架、或者发生小摩擦的地方,小心翼翼地吸收一些可控范围内的负面情绪,比如“愤怒”、“委屈”、“嫉妒”。他发现,只要控制好量,并且及时用等量甚至更多的正面情绪去“中和”,那种烦躁的副作用就能被基本抵消。这让他收集情绪币的效率大大提高。
仅仅两天时间,他的情绪币余额就从个位数重新积累到了40枚出头!
[当前情绪币余额:41.5枚]
这个速度让他自己都感到咋舌。看来,主动出击,远比被动等待要高效得多。
但光有情绪币还不够,他需要真正的启动资金。那个“高价回收旧手机”的念头,始终在他脑海里盘旋。
这天下午,林风决定不再纸上谈兵,去实地探查一下。他按照那张旧传单上的模糊地址,七拐八拐,来到了一个位于老城区深处的电子产品交易市场。
这里和他想象中的高科技、窗明几净完全不同。更像是一个巨大的、混乱的集市。空气中弥漫着焊锡的味道和各种嘈杂的人声。狭窄的通道两旁,挤满了各式各样的小店铺和摊位,卖着手机、电脑、各种配件,真假难辨,新旧混杂。不少店铺门口都挂着“高价回收”、“专业维修”的招牌。
林风开启【情绪探测】和【商业洞察】,像一个第一次进入宝库(或者说陷阱)的探险家,小心翼翼地观察着。
他能“看”到这里的情绪场异常活跃,但大多是负面的:
抱着侥幸心理来“淘金”的顾客身上散发着“期待”和“贪婪”,但很快就会被商家的“狡诈”和“算计”所包裹。
讨价还价时,双方都充满了“警惕”和“不信任”。
买到假货或被坑的顾客,则会爆发出强烈的“愤怒”和“懊悔”。
而那些看起来生意不错的店家,身上往往缠绕着浓厚的“精明”、“得意”,甚至是一丝难以察觉的“心虚”。
【商业洞察】则告诉他,这里的商业模式,很大程度上建立在信息不对称和灰色地带之上。翻新、拼装、水货、暗病……各种猫腻层出不穷。对于不懂行的人来说,这里遍地是坑。
林风找到了传单上那家名为“诚信通讯”的小店。店面不大,玻璃柜台里摆着一些看起来就不太靠谱的二手手机,一个留着八字胡、眼神精明的中年男人正坐在柜台后玩着手机斗地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