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榭之中,那场由四公主赵明珠挑起的风波,随着皇后的介入和她本人的悻悻离去,像是被投入湖中的石子引起的涟漪,渐渐平息了下去。
其余的妃嫔与公主们交换了几个心照不宣的眼神,便又各自寻了话题,或轻声谈笑,或品茗赏景,仿佛方才那短暂的唇枪舌剑从未发生过。这便是后宫的生存法则,表面的平和永远是主旋律,再汹涌的暗流,也需得藏在平静的水面之下。
赵明月依旧安静地坐在角落里,端着那杯早已失了温度的清茶,微微垂着眼睑,看不清神情。她似乎又恢复了那个不起眼的、温婉沉默的昭阳公主,方才那番不卑不亢、暗藏机锋的言语,如同昙花一现,了无痕迹。
然而,这一切,都被水榭之外,那棵古槐树上的一双眼睛,清晰地捕捉、记录、并反复回放。
凌霄依旧保持着那个潜伏的姿势,如同一尊融入树影的黑色雕塑,纹丝不动。但他的内心,却远不像他表现出来的那么平静。
方才赵明月应对赵明珠的那一幕,如同烧红的烙铁,在他那片冰封的认知上,烫下了一个清晰而深刻的印记。
他反复回味着她说的每一句话。
“姐姐这身子不争气……心中也甚是愧疚。”——先是示敌以弱,坦然承认自己的“短处”,姿态低到尘埃里,让对方的攻击如同打在棉花上,无处着力。
“平日里除了静心休养,便是读些医书道藏……学得几分平和冲淡的心境。”——顺势引出自己的“长处”,将“病弱”转化为“注重内修”, subtly地提升了自己的格调,与对方的咄咄逼人形成对比。
“皇家气度,不仅仅在于外在的康健,更在于内心的修养与平和……能于平淡中守住本心,于病痛中不失其志,或许……也是一种皇家风范吧?”——最终,更是将看似处于劣势的“病弱”与“沉静”,升华到“皇家风范”的高度,言语温和,却字字珠玑,既维护了自己的尊严,又暗暗讽刺了对方只重外在、心境浮躁。
整个过程,她语速平缓,神态温婉,甚至带着恰到好处的歉然与无奈,丝毫不见咄咄逼人之态,却将一场本可能让她难堪的刁难,轻描淡写地化解于无形,甚至还让挑衅者碰了一鼻子灰,引来了皇后的侧目与“调停”。
这……
凌霄那双经历过无数生死、早已对世事漠然的眼眸中,第一次清晰地映照出一种名为“惊讶”的情绪。
这绝非仅仅是“会说话”那么简单。这其中蕴含的,是对人心的精准把握,是对场合氛围的敏锐洞察,是对言语力量的巧妙运用,更是面对挑衅时那份惊人的冷静与沉稳。
这需要何等的智慧与城府?
他脑海中再次浮现出卷宗上那简单的描述——“性情温婉沉静,不好争斗”。
现在看来,这描述简直可笑!
温婉沉静或许是真,但绝非懦弱可欺。不好争斗或许也是真,但那是因为她不屑于或者说,更擅长用一种更高级、更隐蔽的方式来达到目的,而非像四公主那般张牙舞爪、徒逞口舌之快。
凌霄甚至可以肯定,她最后那番话,不仅仅是说给赵明珠听的,更是说给在场所有长着耳朵的人听的,包括那位高坐上首的皇后娘娘。她在不动声色间,既维护了自己,又向所有人(尤其是潜在的、更高层次的观察者)传递了一个信息:我赵明月,并非你们想象中那般简单。
这个认知,如同惊雷一般,在他那片遵循指令、非黑即白的思维定式中炸响。
他一直以为,自己监视的是一个被皇家遗忘、在深宫角落里苟延残喘的可怜虫。一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