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父亲的样子端详起来,问道:“父亲,那其他兵器呢,它们在战场上又有什么作用?”
赵翁仲笑了笑,慈爱地摸了摸儿子赵充国的头,而后郑重地指着一旁的长矛,缓缓开口道:“儿啊,你可知道,这长矛看似寻常,实则在近战之中威力堪称巨大。就拿咱们与匈奴骑兵对阵来说,当我方列阵迎敌,长矛兵们整齐划一组成的长矛阵,那场面,简直壮观极了。你瞧,士兵们紧密排列,手中长矛如林般竖起,矛头闪烁着寒光,恰似一片寒光闪闪的钢铁丛林。匈奴骑兵纵马呼啸着冲过来,却好似一头撞上了一堵坚不可摧、无法逾越的钢铁之墙,只能纷纷折戟。而且,为了让这长矛阵更具防御力,咱们还会搭配盾牌使用,组成盾矛阵。盾牌在前,为身后的长矛兵们抵挡匈奴骑兵射来的箭矢,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抵御他们的冲击。长矛兵则从盾牌的间隙中探出长矛,随时准备给予敌人致命一击。盾矛相互配合,攻防兼备,大大提升了我方军队在战场上的生存能力和攻击力。”
赵充国听得入了迷,脑海中不禁浮现出那激烈的战场画面,他皱着眉头,一脸疑惑地问道:“父亲,那要是匈奴骑兵绕过盾矛阵,从旁边进攻,咱们该怎么办呢?”
赵翁仲欣慰地看着儿子,耐心解释道:“好孩子,问得好。在战场上,咱们的军队可不是只有这一种阵法。盾矛阵一般处于核心位置,周围会有骑兵和其他兵种配合。一旦匈奴骑兵试图迂回,咱们的骑兵便会迅速出击,对他们进行拦截和包抄,将他们重新逼回盾矛阵的防御范围。而且,军队的布阵也会根据战场形势随时调整,不会让敌人轻易得逞的。”
但你有所不知,这长矛并非一开始就是如今这般模样。往前追溯,以前咱们使用的长戟,更多是适配战车作战以及步兵的阵列。在那战车横行的年代,长戟能凭借其长度优势,在远距离给敌人以重创,步兵手持长戟,也能组成稳固的防线。可时代在变,战场上骑兵的作用日益凸显。咱们的先辈们敏锐察觉到这一变化,经过无数次的试验与改良,将长戟的形制进行调整,才有了如今这更适合骑兵的长矛。骑兵在奔驰中,手持长矛,借助战马的冲击力,能更迅猛地刺向敌人,大大提升了咱们骑兵在战场上的攻击力与威慑力 。
说到这儿,赵翁仲踱步到一旁,拿起一把环首刀,在手中挥舞了几下,刀风呼呼作响。“再瞧瞧这环首刀,” 他接着说道,“它可是骑兵近身搏斗的绝佳利器。想当初,咱们用的是长剑,虽说长剑修长美观,在一些场合也能发挥作用,可在骑兵作战的近身砍杀中,却有着诸多不便。长剑剑身偏窄且长,在马背上挥动时,发力不够顺畅,砍杀的力量也不足。咱们聪慧的工匠们,反复琢磨,不断尝试,最终打造出了这环首刀。它刀身宽厚,在骑兵砍杀时,能凭借自身重量增加劈砍的力度,那环首的设计,更是便于士兵握持,发力更加得心应手。如此一来,骑兵在战场上使用环首刀,无论是挥砍还是劈杀,都能更加高效地杀伤敌人。”
这时,赵充国的目光被角落里的弩吸引,他指着弩问道:“父亲,那弩又有什么特别之处呢?”
赵翁仲走到弩旁,轻轻抚摸着弩身,说道:“这弩啊,可是远程攻击兵器的一大革新。早年的弩构造简单,射程近且精准度差。但随着对匈奴作战的需求,匠人们日夜钻研,对弩机进行了大幅改良。你看这望山,刻度愈发精细,士兵们能借此更精准地瞄准目标。而且,弩的拉力也大幅提升,像那威力巨大的大黄弩,射程远超从前。在战场上,弩手们能在远距离就对匈奴骑兵造成杀伤,打乱他们的冲锋节奏。咱们的先辈们不断改进弩的设计,使其能适应不同的作战场景,无论是在开阔平原,还是在山地丛林,弩都能发挥出强大的威力。”
这时,一名负责筹备兵器的士兵匆匆走上前来,而后恭敬地对赵翁仲说道:“大人,咱们这批兵器筹备得差不多了。这几天,大伙日夜赶工,眼睛都熬红了,就盼着能把事儿办好。您看,库存的弓箭我们都逐张逐支地仔细检查、修缮了一遍,那些磨损严重的弓弦都换上了新的牛筋弦,确保每张弓都能发挥出最大威力。强弓的数量比预定计划还多了百来张,箭支更是充足,羽尾都重新加固了,足够大军在战场上用上一阵子。长矛也都重新打磨过,戟刃锋利无比。环首刀的刀身也都擦拭得锃亮,刀鞘也都换了新的牛皮材质,方便将士们携带。弩也都调试好了,弩机顺滑,射程和精准度都达到了最佳状态。”
&n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