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空话,他将这句话付诸了行动,所以,他最后成功了。”
子涵神情庄重地说:“这是周恩来爷爷给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我们应该把它传承下去。我们在读书的时候,也应该定下一个目标,这个目标可以不那么大,但一定要有,在这同时还要去实践,才能真正的学到书本中的知识。我们也许不能做到像周恩来爷爷那么大的成就,也许暂时不能领会读书的真谛,但我们可以试着一步步地去实现,去积累,只要这样,我们总有一天会实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煜翔若有所思地说:“一个人如果只是读过许许多多的书,但从未走出家门,看看远方的世界。那么,他虽然知道许多知识,但从未亲眼见过,只能说他‘知道’相关的传说。但如果一个人只是走出家门,看过远方的世界,但是从不读书,并不了解那个世界的一草一木,只能说他‘见过’远方。”
茁熠接着说:“我国古代的名将岳飞,小时候家乡洪水,家道中落,只能在王员外家借住,却没有经济来源。但是他勤奋好学,从小以沙土为纸,以棍棒为笔,从母亲那里学来知识。后来遇上了周侗师傅,又教他习武。长大后成了一名精英,并走向各地去参加武艺比试,最终才能‘精忠报国’。这就是读书和实践相结合的力量。”
子涵总结道:“有的同学,老师问任何课外问题,几乎都能对答如流,但却不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当问起如此博学的原因时,答案很简单:看书。但我认为,这不足以表达出这类同学的学识渊博。只能被称为:听说过。但从未身临其境,从未亲身感受,所以无法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无法用自己的感情来表达。还有的同学,总是喜欢说去过这儿,去过那儿,但却从说不出游览之地的任何历史典故、风土人情、美食美味,所有的赞叹就是一个词:好玩!如此鲜明的对比,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句话体现得淋漓尽致!没有知识的支撑,万里路只是一路顺风;没有万里路的支撑,知识只是纸上谈兵。而知行结合,知识是良师,万里路是益友,有了良师益友,人生处处坦途!一个真正学识渊博的人,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人。只有这样的人才能把知与行相融合,才能用广博的知识,独到的见解哺育心灵,充实自身,回报社会,报效祖国!”
煜翔感慨地说:“阅读是一个通过共鸣、共振来自我证明的过程。当你在书中找到与自己内心契合的观点、情感时,那种感觉真的很奇妙。”
雨萱开心地说:“阅读,是一个陶冶情操、丰富想象的一个好方法。每次读故事书的时候,我都感觉自己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和故事里的人物一起冒险。”
茁熠接着说:“阅读,在你孤独的时候是一个良好的伴侣;在你身处黑暗的时候是一盏明灯。有一次我考试没考好,心情特别低落,是一本励志的书鼓励了我,让我重新振作起来。”
茉芯也分享道:“阅读,能完善人格,塑造良好的性格。它丰富了我们的精神世界,能够让我们理性的去看待每一件事,去对待每一件事;它让我们吸取了祖祖辈辈的教训以及接收到了他们的经验。正是在祖祖辈辈们留下的书籍中,我们减少了许许多多的麻烦。就像我读了《论语》后,明白了很多为人处世的道理。”
禹傲说道:“阅读,它能够给我们带来最直观的好处就是,写作能力提升。写作对于当下的我们来说十分重要,光是考试就能够占掉不少分值。失去了写作的分值就相当于失去了得高分的机会。自从我多读了一些优秀的作文书后,我的作文分数提高了不少呢。”
子涵思考了一下,说道:“但是,并没有什么东西是绝对的好与绝对的坏,阅读也是一把双刃剑。就像陆游曾在《冬夜读书示子聿》中这样写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句话的意思大概是:纸上得来的东西终究是肤浅的,要透彻的了解某事物就一定要亲身参加实践。众所周知有一个成语叫做‘纸上谈兵’。这个成语的典故是在战国时期有一位将军叫赵括,他年轻时学习兵法,十分精通,谈起兵法来连他的父亲战国名将赵奢都不如他。后来在长平之战中,只知道根据兵书办,而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打败,数十万赵军投降秦国,秦国将军白起下令将他们全部活埋。所以我们不能只读书,还要注重实践。”
&nb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