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龙在田'的针法,令尊泉下有知也该欣慰。“火把突然同时熄灭,他袖中甩出的青铜罗盘指针正指向薛远舟后颈。
薛远舟反手按在突然发烫的龙形光纹上,剑气将罗盘震出蛛网状裂痕:“谢大人何时改行做摸金校尉了?这'鬼卦盘'的阴气可配不上镇武司的官威。“
“薛大侠可知'双星伴月'的天象?“谢惊鸿突然掀开第七具尸体的敛衾,心口剑伤竟与薛远舟佩剑纹路吻合,“三年前剑冢崩塌时,'龙吟''虎啸'两条铁索可是同时断裂的。“
沈梦秋三清铃突然自鸣,铃内《连山易》残篇浮现在半空:“谢大人袖口的沉水香,倒与慕容氏家主书房熏香如出一辙。“她指尖银针在罗盘裂痕处蘸取铁锈,针尖顿时泛起幽蓝磷光。
“好教沈姑娘知晓,上月姑苏送来的'听雨茶'里...“谢惊鸿话音未落,义庄地砖突然塌陷,九具棺材排成“地天泰“的阵势沉入地底。薛远舟佩剑脱手飞出,剑身映出的星图竟与三清铃残篇完全重合。
沈梦秋扯断冰蚕丝缠住薛远舟手腕,借剑冢共鸣之力腾空而起。谢惊鸿的剑气在地面刻出“天雷无妄“的卦象,却追不上融入夜色的两道身影。
“龙形光纹现,剑冢风云变。“谢惊鸿抚过剑鞘生辰刻痕,突然震碎罗盘,“传令惊蛰堂,按'水火既济'的方位布阵。“残破的《连山易》碎片飘落时,隐约可见“七月既望“四字浸着朱砂红。
五里外的老槐树上,沈梦秋银针正刺入薛远舟后颈光纹。三清铃悬在“玉枕穴“上方三寸,铃内残篇投射的星图与剑冢方向遥相呼应。
“三焦经'君子豹变'的脉象...“沈梦秋突然扯开他后领,龙纹在月光下泛着青芒,“薛大侠可知'见群龙无首'的卦辞?“
薛远舟佩剑突然自鸣七声,剑身离火纹路灼穿槐叶:“三年前斩断铁索时,剑冢深处传来过龙吟。“他反手按住震颤不休的剑柄,“谢惊鸿剑鞘刻的是我生辰,镇武司的案牍库可没这般详尽。“
沈梦秋腕间冰蚕丝突然射向东南,缠住只信鸽脚环:“慕容氏家徽的朱砂印,传信方向却是药王谷旧址。“她指尖银针挑开蜡丸,素笺浸着铁锈味的“地火明夷“卦象。
薛远舟剑气震碎信笺,纸屑在空中组成剑冢地形图:“好个'明夷于飞'!谢惊鸿这是要借镇武司的刀,破'君子于行'的局。“他忽然按住心口,剑冢方向传来的共鸣震得经脉如沸。
二十里外的剑冢废墟,九柄断剑正随星位移形换位。刻着“天风姤“的残碑突然渗出松香,碑底铁索震颤声惊起夜鸦,三百里药王谷旧址的曼陀罗同时绽放血色花瓣。 月色漫过药王谷残垣时,沈梦秋腕间冰蚕丝正缠住三株血色曼陀罗。薛远舟佩剑挑开断墙上“君子终日乾乾“的刻字,剑锋刮落的青苔里渗着松香:“慕容氏'听雨阁'的沉香,混着惊蛰堂'五毒砂'的味道。“
七步外的石磨突然转动,碾碎满地曼陀罗花瓣。十二名灰衣人踩着“地泽位“围拢,为首者面巾绣着坤卦纹,袖口云纹针脚却是“逆七星“走势。
“气海灼痛还敢强催履霜剑式?“沈梦秋三清铃震碎三枚透骨钉,钉身刻着的“山地剥“卦象没入石缝,“惊蛰堂余长老若是知晓座下弟子偷学药王谷'子午流注'心法...“
灰衣首领双刀交叉成离火卦:“沈姑娘这手'见龙在田'的针法,倒比三年前更刁钻了。“刀光忽然化作“天火同人“的阵势,斩断的曼陀罗茎叶渗出铁锈味汁液。
薛远舟佩剑在空中划出“泽风大过“的剑气,震得石磨迸出火星:“谢惊鸿没教过你们'过涉灭顶'的忌讳?“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