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则,生活原本就是赢家通吃的饥饿游戏。
而此时此刻的他,更像是成熟楚安与稚嫩楚安的结合体。
甚至成熟的楚安还有点感谢这个世界那个天真稚嫩的楚安。让原本对人生已经有点失望的他突然有了那么一点兴趣。
这就像一个半生色盲,满眼灰暗的旅人,在某个刹那重见色彩,恍然大悟,原来世界是这般多彩,原来走过的来路....
是如此精彩。
他那半生,到底错过了多少风景啊。
当然,被十七岁楚安唤醒的同时,四十岁楚安也给了十七岁楚安全新的人生角度。
在十七岁楚安眼里,老姐楚宁就是个不知好歹的倔驴,好好的大学不去上,偏要去打工。
他不理解这样的叛逆.....而那个拉扯他和姐姐长大的老爸更是一无是处。
不会做饭,笨手笨脚,也没什么本事,还有点贪财.....
就比如向剧组租借自己家这件事,内向的楚安是不愿意让外人进入自己的领地的。
可是,如今有了四十岁楚安的阅历与敏锐,他才清楚,生活可能不是他看到的那个样子,生活远比他看到的要残酷得多!!
楚建军,又当爹又当妈,拉扯一双儿女哪有那么容易。
楚宁,不爱吃肉,不爱吃鸡蛋,是真的不爱吃吗?最后都留给了弟弟。
楚建军单位发不出来工资,又一身毛病。楚宁自己考上大学要一大笔钱,过两年楚安再上大学,让那个已经被生活压弯了腰的老父亲怎么办?
这个家里,隐藏了太多心酸与困窘,楚安只是被姐姐和老父亲保护的太好罢了。
去楼上拿了几件楚宁的衣服,便出了门。
一条马沿儿河穿城而过,将宁远分为南北两个城区。
北城是七八十年代的老工业区,有好几个国营老厂。如今时代落幕,北城拿得出手的,也就剩宁远一中和农机厂文化宫了。
南北两城由三座桥相连,一座铁路桥、一座公路桥,还有一座老石桥。
据说是清朝乾隆年间,为了给京城进贡,专门从宁古塔调来汉人工匠修的。算是宁远唯一的文化标志了。
站在桥上,能看到宽阔舒缓的马沿儿河,以及河岸绵延的老榆树,以及左边不再冒烟的老工业区,和右边焕发勃勃生机的居民楼,宛若两个世界!
楚宁上班的单位是宁远第二商店,就在石桥边上的河沿儿大街上。
楚安在副食专柜找到楚宁的时候,老姐正趴在柜台上睡午觉。
没办法,二十一世纪初,老东北经济萧条,商店是集体企业又体制僵硬,疏于管理,一天都见不着几个顾客,不偷懒还能干什么?
这年头,领导见你偷懒都不管,有时还得加入进去众乐乐呢!
“嘿!”楚安凑到楚宁耳边,突然大叫。
结果楚宁一点没被吓到,慢悠悠的坐起来,揉眼一看是楚安,才恶狠狠的瞪了他一眼,“没个正形儿。”
你就说这单位多锻炼人吧,这定力杠杠的。
&nb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