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百年经纬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心渊回响 (3/4)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种近乎悲悯的平静。

    “你骗了所有人。“程雪说。不是指责,而是陈述。

    “不。“邹文林摇头,“我只是给了每个时代他们最需要的故事。“他将青铜币弹向空中,硬币在最高点突然分解成量子微粒,“2008年需要地震预警,2020年需要病毒溯源,2080年需要救世主......而真相从来就只有一个。“

    硬币微粒重新组合,变成微型青铜镜落在程雪掌心。镜中映出的不是当下,而是六岁的程雪站在柴房里,正用沾血的手指在墙上刻下最后一笔。孩童抬头时,眼神却是历经沧桑的成熟:

    “时间不是直线。“镜中的“小程雪“说,“是莫比乌斯环上的刻痕。“

    现实中的程雪突然笑了。她终于明白母亲最后那个微笑的含义——程璧不是将她作为棋子,而是作为接力者。青铜树、天机匣、新冠肺炎、金融崩溃......所有这些都只是庞大实验的对照组,而真正的变量始终只有一个:

    人类在绝境中的选择。

    “现在呢?“程雪问。她手中的镜子开始发光,照亮整个纯白空间。

    邹文林的身影渐渐淡去,声音却愈发清晰:“现在,你可以重新定义结局。“

    当强光吞没一切时,程雪听见无数个时空的自己同时低语:

    “让一切......“

    “重新开始。“

    2077年的上海外滩,霓虹灯在酸雨中晕染成模糊的色块。程雪站在和平饭店顶层的玻璃幕墙前,指尖轻抚着心脏位置的钥匙疤痕。距离青铜镜觉醒已经过去三年,世界在表面的平静下暗流涌动。

    “你迟到了。“

    身后传来轮椅转动的声响。程雪没有回头,玻璃倒影里映出个满头银发的老人——林国栋,98岁,中国量子物理学的活化石,也是邹文林在清华读书时的同窗挚友。他枯瘦的膝盖上摊着本泛黄的笔记本,扉页上还留着1958年邹文林的题字:“致国栋:愿真理与我们同在。“

    “林老的腿还是老样子?“程雪转身,目光扫过老人盖着毛毯的膝盖。那里本该有双健全的腿,却在1968年的实验室事故中永远失去了。

    “假肢用了七十年,早成了身体一部分。“林国栋的笑声带着老式知识分子的儒雅。他掀开毛毯,露出闪着青铜光泽的机械关节——不是康家那种冰冷的改造,而是带着细腻木纹的奇特造物,“文林当年用故宫拆下的金丝楠木给我做的,说是能镇住量子退相干。“

    程雪瞳孔微缩。她认得这种工艺——与廖羽衡机械脊椎上的《金刚经》雕刻同源。

    落地窗突然映出第三个人的身影。程雪猛地转身,看见个穿藏青色唐装的中年男人不知何时站在了酒柜旁,正用银质小刀削着苹果。果皮垂落的弧度精确得可怕,每片厚度都是0.3毫米。

    “韩令,你还是喜欢神出鬼没。“林国栋摇头,“六十年前在清华宿舍就这样。“

    苹果皮突然断裂。被称作韩令的男人抬起脸——那是张没有任何特征的面孔,不是平庸,而是某种精密的空白。程雪却瞬间绷紧身体,她认得这种气质:2025年纽约金融崩溃时,有个操盘手在崩盘前0.03秒精准抽身,监控录像里那人的背影与眼前身影完美重合。

    “韩令,1958年清华大学数学系特招生。“男人机械地自我介绍,声音像电子合成,“邹文林的下铺,林国栋的围棋对手。“他从怀中取出个青铜围棋罐,倒出三枚棋子——黑子刻着“康“,白子刻着“廖“,而第三枚赤红如血的棋子上刻着“程“。

&nb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