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的风衣口袋里装着三件不属于这个时代的物品:2080年的量子芯片,2020年的病毒样本,和1958年程璧交给他的青铜钥匙。这三样东西在他的口袋里发生着缓慢的核反应,释放出的不是辐射,而是某种更危险的东西——记忆。
太多记忆了。
他记得1927年第一次见到程璧的场景,那时她还是北平女师大的学生,而他已经是穿越过七个时间节点的观察者。他记得1958年程璧将婴儿程雪托付给他时,眼角凝结的冰晶不是泪水,而是从未来渗入的量子结晶。
最清晰的记忆来自2025年9月18日。那天纽约证交所的电子屏熄灭前,他看见程雪站在华尔街的废墟上,手里拿着六岁时在柴房刻字的木片。当时的他不明白那个场景的意义,现在站在时间源头回望,才惊觉那竟是所有因果的闭合点。
“你后悔吗?“
邹文林转身,看见少年时的廖羽衡站在月牙泉边。这个幻象穿着1980年代的蓝布校服,手里捧着本《相对论》——那是他们第一次相遇时,廖羽衡正在读的书。
“观测者不能有情绪。“邹文林听见自己说,声音苍老得不像话,“尤其是对实验对象。“
少年幻象笑了,笑容突然变成程雪的脸:“那为什么你的手在发抖?“
邹文林低头,发现自己的右手正以每秒240帧的频率颤动。这不是衰老的症状,而是他的身体正在分解成基本粒子——就像2025年那些金融数据,就像2080年的青铜树,就像所有被时间消化后又吐出的残渣。
程雪跪在青铜镜前,额头抵着冰冷的镜面。
镜中的无数个她正在融合,每个融合的瞬间都释放出爆炸般的记忆碎片:她看见母亲程璧在实验室里调整基因序列,不是修改dna,而是在端粒上雕刻微型的西夏符文;她看见邹文林站在不同年代的月牙泉边,每次都往泉眼里投入相同的青铜币;她看见廖羽衡在2008年那架航班上,用血在舷窗写下“对不起“。
最痛的记忆来自她自己。六岁那年,她以为自己在柴房墙上刻下的是孩童的涂鸦,实际上那些歪扭的线条是母亲用她手指引导刻出的量子方程。刻到最后一笔时,小程雪抬头问:“妈妈,今天佛祖生病了吗?“
程璧当时的表情突然在记忆里清晰起来——那不是母亲看女儿的眼神,而是科学家注视实验品的冷静评估。
“镜子会撒谎。“
一个全新的声音响起。程雪抬头,看见镜中出现从未见过的面孔——二十岁左右的女性,穿着1950年代的列宁装,胸口别着“北平女师大“的校徽。她的眉眼与程雪有七分相似,但眼神更锐利,像是能直接切开谎言。
“你是谁?“程雪的声音嘶哑。
“程瑶。“女子轻笑,“你生物学上的母亲,程璧的妹妹。1952年死于苏联实验室事故——至少档案是这么写的。“
镜面突然变成深红色,像是浸满了血。程瑶的身影在血色中分解重组,变成程雪熟悉的母亲模样。
“你母亲从来就不是一个人。“程瑶的声音与程璧完全重合,“她是三代人共同的作品,就像你一样。“
程雪的指尖传来剧痛。她低头看见腕间的疤痕正在发光,光线穿透皮肉,照出骨骼上密密麻麻的刻痕——那是比西夏文更古老的文字,是青铜时代祭司用来与时空对话的符号。
“现在你明白了。“所有镜中的程雪同时开口,“我们不是棋子。“
“我们是棋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