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968:从养殖开始奋斗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49章 这是干哪来了?还是国内吗? (4/7)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    老人回过头仔细打量了一下后面坐在粮袋上的苏文宸。

    摇了摇头。

    “看你气度应该也是个小领导,但是离坐小汽车的大领导,还是差远了。”

    “估计你得熬个十几年还差不多。”

    苏文宸听到这话,顿时笑道。

    “老人家你还真猜错了,我还真是这次的领导,走吧!”

    “他们会跟上来的。”

    苏文宸刚说完,汽车就发动起来。

    老人看着后面小汽车,确实调过车头之后,也是熟练的一挥缰绳,老黄牛瞬间动了起来。

    不过心里还是惊讶不已,因为他没有想到居然真是这个小年轻是领导。

    说实话,这种小汽车,他也就是去徐州地区碰见过,基本坐的都是部队和地区的领导。

    连他们县里都一辆没有,没想到这个小年轻就已经比他们县里主任都高了。

    于是说话不自觉就客气了起来。

    “领导,停你的意思,你们这是下来检查我们杨庄大队的盐碱地吗?是给我们发救济粮?”

    听到这话,苏文宸语塞了一下,不过直接说道。

    “我确实是检查盐碱地的,不过不是你们杨庄一块地方,但是发救济粮,我们暂时无能为力。”

    “不过你们这边县里和地区都不管吗?”

    老人叹了口气。

    “怎么不管,不管早就饿死了,但是不够啊!”

    “我们这边到处都是盐碱地,只有一部分能种庄稼,亩产也就是百来斤左右。”

    “交了公粮最多也就吃到入冬,剩下全靠救济。”

    苏文宸听到这话,震惊的看着对方。

    “你们这边还要交公粮?”

    老人直接的说道。

    “为什么不要交?大家都得交啊!”

    “但是后面上面都会以救济粮的方式给我们返回来,比我们交的还多呢。”

    说着指了指苏文宸屁股下面。

    “这就是俺们大队领的第一批救济粮。”

    “等春耕后还能在领一次,到时候就能够坚持到夏收了。”

    苏文宸也大概理解上面的意思,先统一收,到时候在根据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分配。

    不过他看了看一下,这车上最多也就是七八百斤的样子。

    “就只有这么点救济粮?”

    “你们要坚持到春耕?这一人能分十斤吗?”

    老人叹了口气。

    “有就不错了,反正冬天也不干什么,家里余粮少的就尽量窝在家里,熬一熬也就过来了。”

&nb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