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张票,小玲玲没给她买,和大人待一起就行。
李信买的是两张软卧票,非常难弄,朱老头托了不少关系,同时他自己也添了不少钱,才给弄来。
毕竟京城到广州有2000多公里,就绿皮火车的速度,起码要走上三天三夜,真要坐硬座,还不把人折腾死。
在乘务员的带领下,三人找到自己的位置。
李信买的软卧已经是如今火车能提供的,最好的位置了,像《天下无贼》里老贼黎叔所乘坐的豪华包厢,在我国的铁路系统并不存在。
即使有,那也得是高级领导人的专列上才提供,至于普通人,就别想了,能坐上软卧,他已经谢天谢地了。
软卧的配置还不错,干净的床铺,一个单元四个,一边两个,分上下,中间是个小桌子,还有个推拉门。
罗烟昨晚没睡好,一找到位置,李信便安排她在上铺小憩。
至于小玲玲,又磕上了松子,坐在小桌旁,安静的很。
安顿好娘俩后,李信便拿出厚厚一沓报纸,仔细看了起来,甚至还做上了笔记。
这些报纸囊括所有的主流报纸,从改革开放以后到今天,一期没落。
记忆中,他也只记得改革开放的大概脉络,至于具体细节,还得依靠这些报纸的内容回想、填充。
李信看的都是关于改革开放的报道,看的相当认真,不过改革开放的提出到这会儿,还没三个月,相关内容并不多。
唯一引起李信注意的是,宝安县更名为深圳,珠海县更名为珠海市,属省辖市建制。
大幕已然拉开。
正当他认真看着报纸时,这单元另外两个床铺的乘客也进来了。
一男一女,男的戴着副半框眼镜,女的长得有些娇小,三十多岁,应该是对夫妻。
不过如今坐的上软卧的,都不是简单的人。
看到来人,李信礼貌地冲两人点了点头,那边俩夫妻回以微笑。
“况且况且况且......”
等了一会儿,火车终于发车,李信放下报纸,撩起窗帘,好奇地向窗外看去......
火车慢慢离开京城,近处的景物一闪而逝,极目远眺,映入眼帘的建筑愈发的破败。
看样子应该进入乡下了,楼房根本没有,砖房也少,更多的是那些土胚房,茅草的屋顶,连用瓦的都少。
入目所见,尽是穷困。
李信看的有些糟心,放下帘子,重新看起了报纸。
对面一对夫妻说了一会儿话后,感到有些无聊,男人拍了拍李信,指了指他身边的报纸,有些不好意思道:
“同志,你这报纸能借给我们看看吗?”
男人指的那些报纸,李信已经看过,他当即点头笑道:“可以,拿去看吧。”
“谢谢同志!”
说罢,男人拿起报纸,和自己的爱人一起看了起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