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一。
在最初的时候,这些官员或许还是战战兢兢,可在常年掌权之后。
他们又如何能不升腾出贪婪之心!
而举荐圣贤就更不用多说,泷师、王圣就是最好的两个例子。
明明这两尊儒家十二境的亚圣已是离开庙堂百年。
可只是一句话,就轻而易举的回归庙堂。
亦是高居内阁之中,这又是何等道理?!
除却这个变法之外,商鞅已是提出了科举制度、考勤制度。
这些约束、限制儒家官员的律法。
而在有关儒家的变法结束之后,则是关于佛门以及地方势力的种种律法。
比如说商税法、度牒制度。
仅仅只是商税法便有足足十九条来限制世家的发展,度牒法之类限制佛门的律法亦是有足足十八条,每一条都是极为精准的压制佛门的信徒数量、寺庙数量!
“这便是变法....”
沈楠眯起眼,就算他也没想到商鞅做法会这般霸道。
若是这些律法宣布下去,只怕儒家跟佛门会立刻炸锅!
甚至就连地方世家都要为之惶恐不安,对商鞅的怨愤亦是达到极致。
毕竟就商税法已是极为夸张。
可以说一旦商税法普及开来,世家地方豪强的收入将立刻降低百分之六十以上,甚至他们原本的势力也必会受到极大的打击!
只是看这些变法,沈楠也算理解为何商鞅最终会落得那般下场。
所谓的变法从来不是单纯的军功制,或是是什么简单的一条律法。
而是一整套变法求新的发展策略。
更是覆盖整个王朝的全面变法!
商鞅沉声说道:“这些变法亦是有法鞅的功劳,他此前本就是一直在琢磨如何让大奉变得更加强盛,只是很多律法不敢轻易实施,也无法实施。”
可不是不敢么。
这些律法一旦发布出去,大奉如何,沈楠如何,暂且不知。
但制定律法的法家之人必将成为众人怨愤的对象。
莫说法鞅是什么十二境的法家亚圣,就算他是十三境的法家圣人,只怕也难以压制住局面。
甚至整个法家都将面临巨大的打击。
而且最为关键的是,律法的制定是一方面,可如何执行又是另一方面。
以法鞅难以出帝都的情况,他如何能够执行下去?
也就是商鞅这尊十四境的法家圣人方才敢这般做,更是因为沈楠如今也有真正压服各方势力的威望,只是就算是沈楠,也有些怀疑这些律法能否彻底执行。
他看向商鞅:“你打算如何实施变法?”
商鞅沉声说道:“臣打算先以限制儒家开始执行变法,而后再行压制地方势力、佛门,只不过在此之前,还需首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