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鞅跟商君的对话,沈楠并不知详情。
但能够肯定是法家已是彻底落入商君的掌握之中。
沈楠亦是顺势册封商鞅为刑部尚书,取代法鞅这尊镇守帝都数百年的法家之人,而后伴随着这个消息的传出,所有人皆知晓大奉变天的日子已是不远。
“儒家有王阳明,法家如今又有这尊商鞅。”
“再加上兵家的白起,道家的清微道长....”
“陛下已是真正的大势已成!”
“泰山压顶,不容动摇!”
无论是王圣,还是泷师在得知消息后,皆是感慨而沉默。
儒家此前所想要做的一些小动作也在这一刻彻底为之停歇下来。
他们原本还想要以地方势力抗衡陛下。
可如今在陛下将麾下版图彻底打造成功后,他们已是没有了任何的希望。
如今只希望能够维持原本的格局就行。
这也是他们唯一的愿望。
至于说佛门这边就更加的低调,莫说是白起斩杀了一尊法圣,更是收拢丰州佛兵,就算是陛下要将云州的营卫裁撤,只怕佛门也不敢有所动作。
最起码在这段时间。
他们必然是要避开锋芒。
地方豪强世家亦是不留余地的支持南疆平乱。
.........
也就在这般沉默而平静的氛围之中。
三日之后。
商鞅便已将律法修订成功。
沈楠看着面前厚厚的律法卷宗,他随意翻看了几眼,便能看出商鞅的想法。
正如同商鞅前几日在林苑所言。
他所制定的律法便是以严苛律法来压制儒家官员以及地方世家。
不同于大奉以往的法家之人动辄就是什么遵循祖制之类的话语。
商鞅的行事要霸道许多,亦是更加的肆意。
所谓法古无过,循礼无邪,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
只要适合目前的律法,便应该树立起来,礼法亦是要遵循如今的格局。
无不可更变之法!
这就是商鞅的主张。
而在这般主张之下,所制定出来的律法,也是极为夸张的。
第一条变法就是限定了儒家之人不可一地为官超过十载,亦不可在朝超过百年,往后复起亦是不可为官,并且限制儒家不能以举荐的方式推行圣贤!
这就极大的压制了儒家的势力。
正如同南疆府君姚志明、川州府君柳絮,他们皆是在一州之地担任府君数十载,其拥有的威望跟势力自然是毋庸置疑,而在他们下面,那一个个官员已是皆扎根地方数十载,这些皆是大奉贪腐的祸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