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讨论了半天,最后孙英武抹着脸,想起现场的奇怪情况,总结了一下。
“按照现有证据,先查找一名身高一米七左右,骨架大但是不胖的女性。针对侦查方向,现在有两种可能。一是,凶手和两名死者认识,当晚在黄代玉家中留宿。趁他们二人睡着,临时起意杀人。随后伪造外人入侵假象,从大门离开。那就需要在两名死者的熟人里找。二是,凶手不明原因的自窗户入户,路过厨房发现大理石板,临时起意用它杀人。杀人后,洗手吃饭睡觉。天亮前从大门离开。这查起来可就是大海捞针了。大家觉得,哪种可能性更大?”
陈果宁说:“如果是这样,可以直接排除张红霞了。她不会在黄代玉家中留宿。不过,我觉得迟子说的有道理,那这个凶手明显缺乏同理心和敬畏,会不会是流窜随机作案、杀人取乐?不过还好是现在身高一米七左右的女性不是很多,不然查起来真是够呛呀。”
于洪昌觉得陈果宁有道理,“老孙,有一种人就叫反社会人格,像你们之前抓的陈湘兰就是个典型。这种人没有后果意识,往往伴随暴力行为。这种人,她杀人可能就是啥也不图,就是图个开心呢。还在这种人格的人,一般都是从小就这样的。我觉得在之前的案子里查查,肯定有线索。她不会只犯过这个一个案子的。”
孙英武听完,自己在本子上记了半天,然后说道:“老于说得有道理,咱们需要梳理下之前的暴力犯罪的记录,看看哪些案子没有破。但这是个慢功夫,得慢慢找,还不一定能找到。我看不如咱们兵分三路。迟子和大林子明天就去市局,申请查多年未破的杀人案卷宗。我和小陈先去查查张红霞吧。毕竟她和两个死者矛盾最深,先确定能不能排除张红霞。让林华伟他们西城派出所,帮咱们在黄代玉家附近拿着照片一方面走访有没有人看到张红霞在附近出现,另一方面继续查找案发前后的目击证人!”
他提出来的就是最传统的侦查思路,在现有证据有限的情况下,也只能这么查了。
初步的侦查方向定下来,第二天一早迟永超就和穆松林开车去市局,查本市范围内多年未破的杀人案。
而孙英武打电话和林华伟安排好了工作,自己就带着陈果宁收拾好做笔录的东西,下楼推着上自行车准备开始对张红霞的走访工作。
谁知道两个人刚要出单位大门,门卫大爷就递给他们一封信。
“孙队长,刚有个包的严严实实的女人,送来这个。说给调查宫殿波案子的办案人。我一听不就是你们中队吗!我这刚想给你们送上去呢,正好你出门。你赶紧看看,是不是有什么线索。”
孙英武一听,这不是瞌睡送来枕头吗!
赶紧过来打开信封一看,只见一张稿纸上歪歪扭扭的写着:“杀人者针织厂柯露露”
孙英武把信递给陈果宁,“你觉得有没有可能是恶作剧?这个柯露露是谁?”
“还是查查吧,这个笔迹一看就是左手写的,如果是恶作剧何必这么谨慎怕泄露自己的笔迹?不如张红霞先放一放,咱们先去针织厂?反正黄代玉的人际关系也是重点。”
孙英武知道,陈果宁一直觉得张红霞嫌疑不大,如今冒出个新的嫌疑人,她自然是很感兴趣。
既然有人举报,那自然是要先查这个柯露露了。
两人商量好了,直奔风光针织厂,调查这柯露露和黄代玉到底有什么瓜葛。
针织厂的办公室主任常国庆听说他们是来查黄代玉的事情,倒是挺热情的接待了他们。
他首先翻着员工登记表,给孙英武和陈果宁介绍了黄代玉的个人情况。
她是登县宅库镇人,父母都健在,家里据说是还有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