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堂授课结束,唐寅赵睿和江宴便,离开了鸿胪寺。
一众听课的举子,只是热议唐寅讲的经义,对他出的试贴诗,却是无人理会,众人也都没有多想。
皇宫,天佑皇帝听到郑老太监的汇报,却是笑骂道。
“这个唐寅,也太草率了!”
郑老太监闻言,脸露担忧之色。
“陛下,他将试贴诗,当众祭出,会不会太明目张胆了?”
天佑皇帝见状,摇了摇头,摆手道。
“无妨,朕要的便是他明目张胆!”
郑老太监拢着手,不再说话。
天佑皇帝见状,略微一沉思,便提笔在雪白的宣纸上,写下两句诗,正是唐寅说出的试贴诗。
待墨迹干透后,天佑皇帝将宣纸递给郑老太监。
“告诉董子舒,这便是恩科会试,试贴诗!”
郑老太监闻言,将宣纸收好,躬身一礼后,便转身离开大殿。
天佑皇帝看着远去的郑老太监,脸上神情,顿时沉了下来,好一会之后,轻笑一声。
“唐寅啊唐寅,能否请君入瓮,就看你了的咯!”
唐寅露面授课引起的骚动,仅仅一日之后,一众举子,便又将心思重新放在书本上。
原因为他,恩科会试开考时间定下来了,礼部张榜,恩科会试时间,便在八月的最后一日。
众人虽然对这个时间,颇有疑惑,然而,关系到自己的人生,便也没有多想。
所有举子,到礼部登记报名后,便开启了读书模式。
整个京城,随处可见捧着书本在大街上溜达的读书人。
参加恩科会试的考生,认真准备科考,礼部也在紧锣密鼓的准备当中。
又过了三日时间,终于迎来了万众瞩目的恩科会试。
寅时的更鼓刚刚敲响,整个京城便亮起了灯光。
无数考生,爬起床,背上准备好的行囊,走出客栈,往贡院而去。
鸿胪寺更是热闹。
郭少卿忙碌边兴奋着。
自从唐寅授课之后,太子和唐寅,便甚少来鸿胪寺,由郭少卿接管了一众举子的衣食住行,着实让他刷了一波声望。
数千考生,从鸿胪寺走出,浩浩荡荡也往贡院方向而去。
此时的贡院内,一位主考,三位副主考,六位同考官,负责监察的三位皇子,齐聚主考房内,气氛却是有些凝固。
董尚书端坐主位,低垂着眼帘,不知道在想什么。
吏部尚书严素和刑部尚书工部尚书姚鲁,顶替庄墨寒和王伯安,成为副主考,分坐左右,也是一言不发。
魏王秦王吏部钱侍郎,目光不时的在汉王和唐寅的脸上来回走动。
汉王面色平静,面对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