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指挥任务的时候倒是没问题,但一说起面圣就变得紧张起来。
于是他轻轻的拍了拍徐春海的肩膀说道。
“没关系,皇上比你想象中的更和善,有啥说啥,问啥说啥呗,当然,注意礼仪,你现在没有官身,就是个普通老百姓。”
接着周然跟对方普及了一下关于面试的一些礼仪问题,徐春海仔细的聆听却依旧紧张无比。
周然看着他这副样子忍不住摇头叹息,这个时代的人依旧没有摆脱封建王朝的统治。
他们从小就被灌输了天地君臣的思想,自然是做不到,如自己这般轻松应对。
随后周然让徐春海交接了一下工作之后,这才让对方前去应天府面试。
接下来的工作就由周然来进行负责。
然后在之前自己都已经安排的妥当,剩下的就是铺水泥路了。
为了能够保证这条大路的通行能力,当初周然在设计之初就定下了十五米宽的路面。
从前的官道不足十米,现在仍然一下子扩充了近一倍,工程量也比之前大了许多。
百官们针对周然这一点各种弹劾,说周然不体恤民力,滥用职权。
弄的周围百姓,怨声载道,有违天意。
尤其是大多数人利用周然修建的这条华而不实的大路,只需要一场洪水就可以彻底冲垮,甚至要求调查周然。
如果不是朱棣保护,恐怕周然现在早已经被罢官流放。
只是现如今百官的反对情绪越加的高涨。
周然明白,如果不亮出来点真本事是堵不住百官的嘴。
尤其是这条大路,如果在明年夏季之前不能修通的话,若是再引发洪水,恐怕自己真的要如百官所愿,被罢官了。
周然随即将杨三柳召集过来,开始安排修路的事宜。
一队队的马车带着沉重的水泥沙子从各处运往沿途的工程仓库。
周然亲自坐镇开始进行了第一段水泥路面的铺设,而这一行为立刻让百官们都不得其解。
虽然他们不懂这水泥的应用,但是却也阻挡不了他们弹劾周然的行动。
早朝。
朱棣坐在龙椅上,目光扫过群臣。
“今日有何要奏?”
话音刚落,立刻就有官员迫不及待地站出来。
“启禀皇上,臣有本要参!”
一听这话,朱棣就明白,恐怕又是冲着周然来的,还是不厌其烦的说道。
“说吧。”
“臣要参周然违背圣上节俭之谕,先帝有言,为政之要,首在节俭,以厚民生,以培国脉,而钦差周然,受陛下隆恩,委以重任,然其行事,违祖宗成宪,请皇上削其钦差身份,另举他人完成这迁都大业啊,皇上!”
“臣访闻,周然不思兴利除弊,所到之处,必穷极奢靡,虚糜民力,以行其华而不实之政,其铺路之事,尤为不稽,征调夫役,使百姓弃田亩之业,劳役成月,如此兴作,不问可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