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太师椅上,冲着孟涛说道。
“这样,你继续安排人去收购粮食,能买多少就买多少,先囤积起来再说!”
“老师,现在的粮价已经属于是高位,咱们现在买的话,会很亏啊!而且,他们还在涨价的。”
“我当然知道,但你不用操心这个,因为我早就已经做好了对策。”
此话一出,孟涛顿时露出了一脸的错愕。
“老师,你……你早就做好了对策?”
“呵呵,没错,还记得下邑县那块荒地吗?”
“当然记得,难道老师是打算利用那些地方种粮食?可是那也太少了吧?”
“知道什么是种粮吗?”
“种粮?麦种?”
“不是麦种,而是另外一种粮食,总之,你就不用操心了,专心的去收粮就好,一定要保证咱们的粮食能够坚持至少一年。”
“好的老师!”
孟涛彻底的没有了后顾之忧。
虽然他不知道周然要做什么,但他们这些学生对于周然总是有着迷之信任。
孟涛离开之后,便召集手底下的人开始在大明的很多地区当中进行粮食的采购。
而周然则是直接给朱棣去了一封信。
毕竟自己的这个计划想要完成,必须得到朱棣的支持,否则粮食一旦断供,那么整套迁都计划就将破产。
信很快便由锦衣卫亲自送到了朱棣的桌上。
只不过此时的朱棣焦头烂额,正处理着另外一些事情。
“少师,你说朕的迁都计划是对还是错?”
想起刚刚结束的朝会,朱棣就感觉无比的难受。
整个朝会上全部都是弹劾周然的各种奏折,连续几次朝会都是如此周然,现在已经成了百官的公敌、
如果不是自己力保周然,恐怕周然现在早就不知道死了多少次了。
这一次的迁都计划可谓是影响深远。
几乎是和百官对着干。
虽然自己是一朝天子,可这百官就是自己这艘大船上的一个个零件。
如果不顾及他们继续奋力前进,恐怕自己这艘大船最终将会沉没。
站在亭子里,朱棣看着那池塘里的锦鲤,忍不住叹息一声。
跟在后面的姚广孝拱手道。
“皇上的决定是英明神武的,不会出错。”
听到姚广孝的这句话,朱棣很是无语。
“怎么连少师你都开始拍朕的马屁了?说点有用的,这迁都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臣以为皇上的决定是关乎大明边疆的安危是有着重要意义的,百官之所以反对,是因为皇上迁都,影响了他们的利益。”
“哼,朕真想把这帮官员全部都给罢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